快訊

走過40年風光不再!大台南觀光城安全有疑慮這31戶先開拆

解析美選辯論:賀錦麗「金蟬脫殼」 川普沒抓住進攻機會

證實幻象戰機失事前發現鳥類血漬 空軍:不影響派飛標準

集邦:第3季全球智慧手機產量2.93億支 微幅回升但年減5%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今年第2季由於部分品牌新機鋪貨期結束,加上季底進入庫存調節等因素,全球智慧型手機生產總數落在2.86億支,較第1季衰退約3%;面對旺季不旺的市場趨勢,品牌廠在第3季的生產規劃普遍趨於保守。因此,第3季生產總數預估僅有微幅季增,達2.93億支,但仍較去年同期呈現約5%的年衰退,並且低於疫情前水準。

Samsung第2季由於Galaxy S24新機鋪貨期結束,智慧型手機產量季減10%,降至5,380萬支,仍維持市占第一。TrendForce表示,Samsung有望於第3季底推出一款高階薄型摺疊機,可視為Z Fold 6的延伸機種。然而,考量售價與缺乏殺手級應用,預估該薄型款僅占Samsung摺疊機產出的1%,對衝刺市占的幫助有限。

市占第二的Apple於第2季生產約4,410萬支智慧型手機,雖季減8%,但較2023年同期成長5%,可視為因應中國618電商促銷的先行備貨。由於在中國市場的降價策略奏效,預估將帶動第3季的生產表現。此外,Apple將於9月發表四款新機,預估其2024年的新機生產總數將破8,600萬支,較去年增長近8%。

Xiaomi (含Xiaomi、Redmi及POCO)第2季智慧型手機生產總數為4,180萬支,年增19%。該品牌雖維持樂觀佈局市場的策略,然而,考慮需求未顯著回升,第3季生產目標僅中個位數成長,並謹慎監控庫存,避免再次陷入高水位困境。

Oppo (含Oppo、OnePlus及Realme)第2季生產總數年增6%,市占率排名第四。TrendForce表示,中國市場占該品牌的銷售占比穩定維持在35%左右,其次為印度和東南亞地區。展望第3季,Oppo生產目標將與第2季持平。

Vivo (含Vivo及iQoo)得益於新品推出及中國市場銷售告捷,第2季智慧型手機產量季增20.5%、年增10.2%,市占率排名第五。Vivo近年雖積極開發海外市場,但中國市場仍占其銷售市占的50%。TrendForce預估其第3季生產總數可望與第2季持平。

TrendForce指出,Transsion (含TECNO、Infinix及itel)在第1季產出過於積極,造成通路庫存上升,第2季為調節庫存,下調生產總數至2,360萬支,季減20.8%,市占排名退後一位至第六名。進入第3季,Transsion同樣以維穩第2季的生產表現為主,避免重蹈庫存升高的壓力。

另外,全球性經濟疲軟同樣衝擊高銷售成長潛力的南美、中東和非洲等市場,加上多個手機品牌進軍,開始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近期這些新興市場有整機通路庫存升高的現象,品牌廠因此更注意零組件和整機庫存管理,避免因庫存高過而加劇金流壓力。在此背景下,品牌廠對2024年下半年的生產計劃普遍採取保守態度,以因應需求的不確定性。

智慧型手機

延伸閱讀

TrendForce:輝達GB200將成為全球 AI 伺服器出貨主力

中華電暖心辦數位i幫盲活動 助視障朋友使用智慧手機

集邦:CoWoS帶動需求 今年先進封裝設備銷售可望破10%

折疊機助攻 明年手機中高階背板技術滲透率挑戰60%

相關新聞

台積3奈米Q4接單再衝一波 預期全年業績大增34%

蘋果預計台北時間10日發表iPhone 16新機,搭載台積電3奈米打造的A18系列處理器,引爆台積電3奈米第一波出貨高潮...

台積電美國廠試產良率報捷 拚今年內完成量產準備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傳出試產新進展,新廠4月工程晶圓試產良率外傳媲美台灣南科廠,對此,台積電昨(7)日重申,專案照計畫...

獨家/仁寶「調薪」開獎!「2部分」全員都有、幅度曝光

國內每家科技大廠的「調薪時間」及「調薪幅度」幾乎都不太一樣,而近年積極朝AI伺服器市場發展的代工大廠仁寶(2324)則傳...

智慧手機年產量「倒退嚕」!這2大因素影響、旺季不旺

根據集邦(TrendForce)4日發布最新調查顯示,202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生產總數呈現衰退態勢,回顧第二季表現可發現...

台積電赴德設廠 至少25家供應鏈有意跟進!德經處點出台廠4大挑戰

台積電赴德設廠效應備受關注,德經處新任處長蘭依樺表示,至少有25家供應鏈廠商有意跟進台積電腳步,前往德國、捷克等地投資。...

宏碁IFA釋出電競筆電概念機 筆電+控制器新混血玩法

宏碁(2353)在IFA全球發表會上,除了分別推出包含搭載英特爾(Intel)、超微(AMD)、高通(Qualcomm)...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