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外貿投資署:台德藉半導體合作可創雙贏
台積電德勒斯登晶圓廠受德國政府高度重視,總理蕭茲親自出席動土典禮。德國經濟部聯邦外貿與投資署表示,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專業結合德國強大的工業基礎,將形成絕佳互補,創造雙贏。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今年5月發布「2023年外國企業直接投資報告」,資料顯示台灣在德國綠地投資總額創下歷史新高。報告分析,台積電在德勒斯登設晶圓廠,是當前台灣對德投資的關鍵推動力。
外貿與投資署執行長赫爾曼(Robert Hermann)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說明台積電布局德國,來自台灣半導體製造技術將對德國汽車、AI等重點產業帶來何種影響,而德國政府又如何透過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為產業鏈供應商掃除在德設廠可能面臨的障礙。
●台積電晶片助德國發展電動車 實現碳中和
赫爾曼表示,隨汽車朝智能與自動化發展,德國對車用晶片需求量大增,從輕型電動機車到重型運輸車輛,半導體在汽車應用中越來越廣泛,例如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系統,都需要車用晶片支持。
此外,為達碳中和目標,歐盟將對汽車碳排量訂下越來越嚴格標準,當前德國汽車製造業面臨提高電動車生產與銷量的壓力,但是「一輛電動車需要兩倍於燃油車的晶片」,未來德國只會越來越依賴半導體。
赫爾曼強調,來自台灣的半導體技術,不僅能在電動車的電池管理和電力驅動系統發揮關鍵作用,在傳統燃油車上,也能使引擎運作更高效,降低燃料消耗、減少碳排。
GTAI研究人員預估,一旦台積電旗下ESMC德勒斯登晶圓廠2027年完工,正式投入使用後,德國電動車銷量會有超水準增長。
●以台積電在德設廠為契機 擴大台德AI領域合作交流
不僅幫助德國實現減碳目標,赫爾曼也認為,德國與台灣可結合各自優勢,在AI領域跨國推動技術進步。
作為世界領先工業國之一,德國手握大量來自汽車、機械製造和醫療保健的工業數據,許多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如馬克思普朗克人工智慧研究所與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DFKI)也正深耕AI。
台灣則在去年成立人工智慧卓越中心(TaiwanAICoE),積極推動AI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赫爾曼表示,台灣不僅有半導體技術為AI硬體提供強大支持,還擁有許多能迅速將AI應用到實際商業層面的靈活中小型企業。
若能以台積電在德國設廠為契機,結合台灣半導體與德國工業及基礎優勢,在智慧製造、醫療AI和智慧城市等範疇展開深度合作,不僅可推動技術進步,還能共同促進雙方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
●推動政策創造友好投資環境 德國政府助台廠掃除設廠障礙
隨著台積電在德設廠,進一步強化「薩克森矽谷」的半導體生產聚落,許多台廠也準備跟著台積電前進德國,對此赫爾曼表示,德國政府致力為國際高科技製造業,提供一個穩定且友好的政策環境。
例如德國今年通過「成長機會法案」(Wachstumschancengesetz),以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並提供資金補貼以支持研發和技術創新。此外,德國政府也積極推動專業人才培養計畫,以解決半導體產業所面臨的人才短缺問題。
記者近一步詢問,有台廠因德國嚴格的反洗錢法與監管政策,在開設公司帳戶時遇到了相當大的行政困難,德國政府如何幫助台灣廠商掃除入德障礙?
赫爾曼指出,反洗錢法和其他監管政策,雖然對外國企業進入市場有一定的挑戰,但嚴格且透明的法律框架,不僅能保護企業在市場中的公平競爭,同時也是晶片產業運作穩定的基礎。
透過德國聯邦貿易投資署與外國商會(AHK)提供專業的支援服務,能協助外國企業應對開設帳戶、法律合規等初期挑戰,確保他們能夠順利設廠並展開生產。
赫爾曼強調,這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措施,正是德國能夠吸引台積電等國際半導體巨頭的重要原因之一,隨台積電和它的供應鏈合作夥伴進駐,德國將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占據更為關鍵的地位,並將德台兩國的經濟合作推向雙贏的嶄新局面。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Sony Xperia 1 VII旗艦手機爆3災情!台灣官方跟進日本「暫停出貨銷售」
📢 Switch 2上市前搶先玩!這11款遊戲必玩
📢 iPhone 17 Air對決Galaxy S25 Edge!超薄大勝但被爆「其他地方沒這麼驚豔」
📢Windows 10續命大絕又來了!不想升級Win11最後方法曝光 多1年支援
📢 小米手環10開賣!5亮點當千元高CP穿戴裝置 可直攻NFC版本更好用
📢 得獎公布/ASUS TUF Gaming初音未來聯名電競組開箱!鍵鼠全套香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