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五哥中唯一未啟動接班 林百里「沒賺錢企圖心」揭廣達3年計畫
台灣電子科技業近年紛紛啟動接班,不過廣達目前仍由創辦人林百里領軍。日前林百里接受《遠見》團隊專訪時首度鬆口,主動表示:「電子五哥當中,自己是年紀最大的,也是唯一還未接班的一位」,針對廣達的未來,現在有「3年計畫」;「只要我還在(廣達)就會是專注Computer(運算)的工匠。」到底近年電子五哥們如何布局接班?台灣科技業也是否到了世代交替的關鍵時刻?
台灣電子科技業近年紛紛啟動接班傳承,台積電、台達電、鴻海等公司,紛紛交棒給新領導人,不過過往電子五哥中的老大哥廣達(2382),目前仍由創辦人林百里、梁次震共同領軍。此次林百里在接受《遠見》團隊專訪時,首度鬆口透露,針對廣達的未來,「現在有『3年計畫』,但是未來3年的盼望則沒有。」
林百里說:「電子五哥當中,自己是年紀最大的,也是唯一還未接班的一位」,「只要我還在,(廣達)就會是專注Computer(運算)的工匠。」
廣達林百里看到3大契機與應用
針對生成式AI推升廣達股價,日前更一度突破300元大關、最高來到345元,林百里笑道,「一直以來,我沒有什麼賺錢的企圖心,比起研發新產品的企圖心」,「股價是投資人給我們(廣達)的支持」。
林百里指出,全世界人才都正往AI聚集,因此相信:下一個科技大浪潮就是AI所帶來的;「而產業大潮來的時候,誰都說不準。」可以確定的是,今年、明年、後年這3年是AI的軍備競賽,隨著基本的武器逐漸完備,明後年我們的客人會有大幅度的成長。
關於廣達的未來,林百里看到3大契機:科技應用創新(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思維行動改變(HI:Human Intelligence)、營運模式更新(BI:Business Intelligence);同時看好AI的3大落地應用: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交通。
至於AI之後是什麼?林百里認為,未來一切東西都是smart(智能化)了,AI不管製造需要,應用科技更需要,此外能源(Power Bank)、糧食都是大方向之一。而未來的消費性產品中,相信未來汽車都將配備智慧駕駛,而估計自駕車要正式上路的話,可能還需要二、三十年之後,希望能夠親眼目睹這天的來臨。
針對生成式AI推升廣達股價,日前更一度突破300元大關、最高來到345元,林百里笑道,「一直以來,我沒有什麼賺錢的企圖心,比起研發新產品的企圖心」,「股價是投資人給我們(廣達)的支持」。
對於子公司達明即將掛牌交易,林百里則說:「我已經想做法人了,因為董事長不是我、總經理也不是我。」以前王建煊曾說「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真的對投資不是那麼清楚。
林百里表示,自己現在每天在廣達時間不多,因為工程師都在做了,所以也不會忙於細節,但「做電腦是我的休閒」。
先前林百里曾說,高齡的定義是80歲,自己身體健康且頭腦好,會把接下來的時間貢獻給AI,拚到80歲,不輕言退休。至於廣達的「3年計畫」內容會是什麼?相信日後就會揭曉。
「電子五哥」一詞,最早是由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於2003年自家股東會中提出,當時指的是廣達、鴻海、華碩、仁寶、明基等;不過隨著公司發展、布局演進,時至今日,新電子五哥則為廣達、緯創、和碩、仁寶與英業達,鴻海因為營收規模遠超而不在電子五哥之列。
鴻海,華碩、英業達與仁寶都接班
2019年郭台銘在宣布參加總統大選前夕,欽點劉揚偉為接班人、擔任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認為劉揚偉不僅是「集團內的半導體專家」,更具有「經營能力勝過我」、「知人善任、選人用人」、「具有遠見」3大特質。而劉揚偉在接下鴻海董座大位後,不僅揮軍半導體,2021年更成立「MIH聯盟」強攻電動車、電池產業,如今成果豐碩。
但是今年身為董事長的劉揚偉宣布4月起內部啟動輪值CEO制度,引起外界不少好奇,新舉措成效仍在觀察中。
而華碩則因避免「利益衝突」,2007年成立和碩,2010年正式將品牌、代工業務加以分拆;2022年和碩營收達1.32兆元,在電子代工廠中規模僅次於鴻海。同年8月,和碩進行世代交替,擔任和碩執行長6年的廖賜政卸下職務,改由鄧國彥、鄭光志接棒,和碩新一代接班梯隊正式上陣,也是和碩首度施行雙執行長制。
仁寶是金仁寶集團旗下代工大廠,則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傳承交棒。原董事長許勝雄與兩位早期創業伙伴許文斌、周永嘉,先在2月底董事改選中退出董事會,許勝雄則接任金仁寶集團總裁;5月底股東大會會後董事會,推選原副董事長陳瑞聰接掌董座大位。據了解,許勝雄考量自身今年已經81歲,因此決定展開接班計畫。
至於英業達則已歷經三次接班。首先2008年,由創辦人、現任英業達會長的葉國一交棒給李詩欽、2017年再交給卓桐華,2023年則由葉國一之子葉力誠接棒,這也是電子五哥中首位的二代接班。
(本文出自 2024.08.02《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