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周思齊上節目談假球案! 曝曾遭黑道硬塞10萬塊

東森購物證實裁員約2百人 指成本大增逾1.3億「電商陷紅海」

台灣有AI實力 但如何真的變AI強國?資深投行家4點觀察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摘要

1.AI加速整個世界的運行,前英特爾執行長葛洛夫在20世紀末提出「10倍速時代」,但我們現在面對的是比10倍速更快速度的挑戰。

2.每個人都應該要學習使用AI,因為未來「會使用AI的人」,會打敗「不懂AI的人」。

3.企業也應重新評估員工的工作流程,能簡化的工作就交給AI,讓人類更專注於與創意思考相關的事情。

AI帶來使所有事物速度變得超快,前英特爾執行長葛洛夫(Andrew Grove)曾出過一本書《10倍速時代》,但未來我們會進入難以想像的超音速時代。

黃仁勳在6月初的演講指出,從2016到2024的8年內,AI的運算量成長了1000倍,其關鍵在於「平行運算模式」,也就是CPU搭配GPU,速度就能達到10倍、100倍、甚至1000倍,節省金錢、成本和能源。

隨著科技進步,人類工作速度越來越快,現在問題是,人腦或手腳沒辦法像電腦一樣快速運行。我們可回想當年還在用傳統電話、傳真紙的時代,那時極沒有效率,但現在什麼事情都瞬間完成,讓我們來不及反應。

以下是我對於速度的4點觀察:

1.速度等於競爭力

如果你能比競爭對手更快完成工作,就能降低成本。中國電商平台Shein、TEMU透過供應鏈重組,縮短運送貨物時間,創造出無可比擬的速度優勢。

台灣企業需要改變技術至上的觀念,速度和技術其實一樣重要。政府則需要了解到,速度取決於算力、算力等於國力,但算力需要大量電力,若電力不足,未來恐怕會影響到我們的競爭力。

2.運用AI提升速度

台灣有AI優勢,但因為台灣沒有廣大市場、也不善資本運作,因此,成功的重點在於「AI普及化」。

人們學會使用AI是關鍵,更要養成習慣。ChatGPT剛出來時,有人說學生會用來作弊,應該要防止,但現在有些老師反而訓練學生使用ChatGPT,讓學生學會使用工具,而不是變笨。

這就像衛星導航,可以使我們變成更好的司機,但也會有人失去了衛星輔助便不會開車。所以,我們應該要讓AI變成「助」,而不是當「主」。

上周我參加一場研討會,一位專家表示「台灣AI是美麗的哀愁」,他說假如AI是軍火,台灣就是軍火供應商,但我們卻把軍火都賣給外國大廠,只有極少部分應用在本地市場。台灣人們還未享受到AI紅利,我們都應學習用AI來強化競爭力。

3.將工作切成小塊

現在企業雖然無法全部AI化,但至少可以重新檢討工作流程,能簡化的工作就盡量交給AI。不少白領工作可以交給AI,人類就能專做創意思考的工作。

我有速讀能力,但現在我也用AI來加速我閱讀。比如說一篇1000字的文章,ChatGPT可立刻彙整成3個重點,就能縮短看完一篇文章的時間。

4.重新選擇戰場

AI不一定能加速所有工作,但可以逼迫我們放棄某些工作,這是一種策略選擇。專家說,未來不是AI打敗人類,而是「會使用AI的人」打敗「不懂AI的人」,不會用AI只能退場。

AI趨勢下,某些行業不再有競爭力,必須有所取捨,及早退出部分市場。而要如何找出該退出的市場?減法思考不需倚賴AI,靠common sense就可以了!

※本文由商周.com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I

相關新聞

川普回歸…鴻海是海嘯第一排?看懂電子五哥被「嚇」出的美國製造

川普勝選美國總統不到一個禮拜,「美國製造」,居然成為電子五哥們的關鍵字。

經長郭智輝:台積電可能在台灣1年蓋1個廠 在高雄設廠「蓄勢待發」

經濟部長郭智輝20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詢答時表示,台積電(2330)未來10年投資按計畫走,經濟部要準備水和電的供應,台...

台積電明年全球建十座廠 法人估資本支出可望達340億~380億美元

地緣政治議題延燒,台積電衝刺全球布局,2025年包含在建與新建廠案,海內外蓋廠總數衝十個,不僅是公司歷來頭一遭,更寫下全...

日本藝術家「復活」了死去11年的妻子!縱使AI沒感情卻能讓使用者滿懷情感

65歲的日本藝術家松尾公也,在11年前痛失愛妻小鳥ちゃん。在AI生成工具問世後,他最大的目標,就是希望有一天能用它們「復活」妻子。

路透:美令台積今起停供陸AI晶片

路透九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商務部下令台積電自今天起,停止出貨先進製程晶片給中國大陸客戶。這類晶片的用途往往在人工智慧...

影/宣明智「爆料」 智邦科技ACCTON原來是這樣取的名

智邦科技總部今天在新竹縣AI智慧園區開幕啟用,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致詞時「爆料」智邦英文名稱ACCTON,原因其實是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