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激戰6小時!全台最強「夜市王」冠軍出爐 主委上台爆哭

億萬富翁將出手?全球第一YTR霸氣喊「買TikTok」:我來拯救

預算若遭大幅刪凍 內政部指恐有7.5萬戶難獲房租補貼

台積28奈米助量子電腦縮小化 低溫控制晶片全台首例

國科會舉行記者會,發表量子國家隊在量子電腦相關技術及量子通訊的進展,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左一)、中研院長廖俊智(右二)、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右一)等人出席。聯合報系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科會舉行記者會,發表量子國家隊在量子電腦相關技術及量子通訊的進展,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左一)、中研院長廖俊智(右二)、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右一)等人出席。聯合報系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科會今天發表量子國家隊最新成果,工研院團隊運用微波IC設計台積電28奈米製程,打造出控制量子位元的低溫控制晶片模組,並將需占滿1個房間的量子電腦,進一步縮減體積達40%,且功率消耗低於國際大廠逾5成,創國內首例。

為提升台灣量子科技實力,國科會自2021年起攜手中研院及經濟部,整合產官學研等成立量子國家隊,並於今天召開記者會,發表量子電腦相關技術進展。

量子電腦的量子位元(qubit)的數目愈多,能「同時」攜帶的狀態訊息就愈多,因此只要有更多的量子位元,其運算能力、處理資訊速度就會比傳統電腦更強大、更快速。

工研院在量子國家隊中負責研發量子電腦次系統關鍵硬體,計畫主持人、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所組長許世玄在會中說明,量子電腦需配備冷凍櫃以及諸多儀器,還要外接線路,體積可能占滿1個房間,尤其1個量子位元需要2至3條線,若未來能實現100萬個量子位元,就是有300萬條線,控制用儀器及冷卻系統的體積也會隨之增大,甚至面臨大幅增加耗電量的窘境。

許世玄指出,量子電腦走向「微縮化」是未來趨勢,這次團隊利用台灣擅長的微波IC設計及台積電28奈米製程,打造低溫(4K,即-269°C)控制晶片與模組,將控制儀器變小,放到低溫冷凍櫃裡,讓器材整體體積縮減40%,簡化線材,具備商業化優勢。

許世玄表示,在此模組微縮的情況下,將可大量縮短量子電腦訊號傳輸路徑,並降低雜訊干擾,且已成功與中研院的量子位元對接驗證,目前實現的是1個量子位元,為國內首例,預計今年底達2個量子位元,2025年8個,2026年至2027年20個。

同時,許世玄指出,此模組功耗相對於國際大廠發表的數據減少50%以上,對多量子位元的超導量子電腦發展更具優勢;相關技術未來將技轉給國內廠商,目前已有材料及系統公司進行相關合作與洽詢。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指出,量子科技列為國科會8大前瞻科研平台之一,以小搏大,槓桿有限的資源,打造出從上、中到下游完整的研發、應用pipeline,如今繳出具體成果,且去年芬蘭量子電腦公司IQM的重要高層代表也曾來台洽談合作,他相信台灣會成為量子相關發展「最有機會」的地方之一。

IC設計 台積電 國科會 工研院 量子電腦

延伸閱讀

台灣量子國家隊成果發表 國科會、經濟部、中研院攜手開發關鍵技術

台灣量子國家隊發表研究成果 實現跨縣市量子加密通訊

台積電準備破千…因中國資金流出?網曝「1隱憂」恐影響股價走勢

百大創新機構 工研院再入選

相關新聞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要來了!明訪矽品新廠 加速推進半導體封裝測試發展

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要來了!預定明日下午參訪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旗下矽品精密,親至座落在台灣潭子產...

傳黃仁勳來台前先赴中國 輝達未證實保密到家

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將於本週來台參加17日舉辦的台灣分公司尾牙,根據外媒報導,在美中科技戰升溫之...

說太快洩輝達總部設台北 國發會急澄清:由公司公布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在矽谷為海外第二座新創基地揭幕,但在致詞時卻意外透露,輝達亞洲總部會設在台北,引發外界關注,但國發會則緊...

拜登對陸最後一擊!美晶片禁令傳擴及16奈米 恐傷到台積電

美國有意再對陸收緊晶片管制,現任總統拜登卸任前、最快10日宣布拉高對陸AI等先進晶片出口限制措施,業界並傳出,美方會把製...

川普發美國製造紅包 鴻海、廣達受惠

美國準總統川普7日宣布,已引進中東阿聯酋至少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580億元)資金,要在美國多處蓋資料中心,第一階段...

輝達台灣總部落腳何處?竹縣長楊文科招手稱「已準備好了」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上釋出可能來台灣設立總部的消息,令各縣市積極爭取,不過新竹縣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