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生成式搜尋SGE將打擊點閱率? 阿物科技:用AI打敗AI
網路搜尋因生成式AI出現大變革!Google推生成式搜尋體驗(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SGE),用戶搜尋型態將從關鍵字搜尋,網站推薦,轉變成資訊型搜尋(如提問查詢),SGE提供整合式答案,而參考內容機制會根據專業度、權威度、個人洞察及信任度為基準,網頁點擊率因此大幅下降成行銷人考驗。
SEO搜尋引擎優化又有新挑戰,阿物科技10日舉辦iSearch搜尋行銷年會,針對Google在2023年發布生成式搜尋體驗(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SGE)大幅改變用戶搜尋行為,內容網站如何因應提出討論。
AI生成式版位會直接給用戶答案,這個內容合成的答案會列出參考自哪3個網站,而不是傳統瀑布式資料頁讓用戶自己點擊察看,使用者不需要進網站就能獲得答案,網頁瀏覽量大減是大勢所趨。
舉例而言,許多人用Google做資訊查找,阿物科技表示,以「如何沖出好喝的咖啡?」為例,在AI生成式版位中會直接給出答案,列出一系列步驟:從選擇高品質咖啡豆、磨豆、熱水溫度建議及決定沖泡方法等,在搜尋結果就直接獲得解答。
而此時,被SGE參考的網頁前三名會列於右方,網頁內容的品質、專業性與可信度,將是AI是否會採用關鍵。Harris執行長林鈜緯表示,這意味SGE在參考資料來合成答案時,有另一套排名標準,是不同於傳統搜尋結果頁的排名方式,而目前猜測會以個人經驗及專業權威度與信任度為基準,抓取內容時會判斷此內容是否有不同的視角跟洞察,是否富含個人經驗。
換言之,網站的內容必須滿足「使用者的搜尋意圖」(用戶想問什麼?),更重要是建立作者本身體驗及洞察視角,換言之,必須具備ChatGPT無法生成的內容,而全由ChatGPT生成內容的網站競爭力排名將大幅降低。
林鈜緯表示,未來網站內容競爭力有關鍵兩點:1. 第一個是使用者的感受,寫的內容是否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解決問題,甚至讓用戶有:哇!這個內容真棒的感受。2. 內容不是純粹只是靠ChatGPT寫出來的空泛內容。
阿物強調,SGE答案有別於以往的精選摘要featured snippets,網頁可以去搶搜尋結果第零位,提供片段答案給用戶,而SGE會綜合多個來源,故想爭取曝光的品牌必須更重視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用戶提及品牌時的相關體驗分享,換言之,若使用者能在不同網站都留下好的品牌印象,甚至如商店評論等,則SGE抓取內容是會去參考抓取這類資訊。
而若品牌商用生成式AI創造網站內容時,如何優化?銳齊科技副總邱煜庭指出,未來很高機率是SGE查出答案結果後,用戶看完結果就不再點擊網頁了,因此網站內容如何吸引消費者點進去看更多,必須是能成為SGE參考的網站內容,所以產製內容不只是要讓人看得懂,更必須在featured snippets的架構上,寫出連AI也看得懂得文章,「用AI對付AI」。
邱煜庭表示,現階段要讓網站做出有效SEO,可以把「AI到底懂不懂網站內容」視為SEO重要指標,過去會發現用生成式AI生成內容往往會面臨細節錯誤或專業度不足,還要人去補強,因此,現在的做法是把過去網站的既有知識或與部落客合作的內容,透過AI去改寫,也就是讓AI理解並根據語意寫出更符合內容的文章。
最終要看的結果是,不管是Google SGE或Bing的回答中,網站內容可否成為參考網站之一,換言之,製作生成內容時,第一步是可以根據使用者會用的關鍵字,問AI:台灣人最常問的問題是什麼?若最後產生10個問題,故內容的標題就有了,可以針對這十個Google可以理解的問題生成相應的內容,寫好後可以再讓AI改寫一次,成為AI理解的二次內容。
邱煜庭表示,這可以理解為題目架構為骨,由AI產生,但肉(內容)由人手動填寫,最後化妝的皮可以用AI處理,這就是AI打敗AI,用魔法打敗魔法的優化過程。
而2024年隨網路行銷產生劇變,林鈜緯建議,雖然很多工具都越來越簡單易用,但網站的基本功要做得更好,比方Call to action(行動呼籲)要優化,否則用戶進入Landing page後反而不知道品牌的目的,其次則是學習力要不斷適應跟上變化。
對於B2B品牌,邱煜庭建議應該跟上下游相關產業鏈建立良好關係,尤其是會提到品牌的內容網站,SGE在搜尋關鍵字時可以抓取用在內容上,這方面的口碑經營B2C反而更熟悉,而最後,不追求最新科技,並建立學習型組織才是能因應網路搜尋演算法的不斷變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