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捲雙重國籍風波!吳欣盈強調「我已放棄美國籍」 喊這時間點見真章

2023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排名曝光 「這縣市」奪下冠軍

睽違兩年 工研院 ICT TechDay 資通訊日10月登場

臺灣最具指標性的ICT產業盛會-ITRI ICT TechDay工研院資通訊日,睽違兩年將於10月3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登場。工研院/提供
臺灣最具指標性的ICT產業盛會-ITRI ICT TechDay工研院資通訊日,睽違兩年將於10月3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登場。工研院/提供

臺灣最具指標性的 ICT 產業盛會-ITRI ICT TechDay 工研院資通訊日來了!從開放式網路(Open)、淨零排放(Green)、智慧化(Intelligent)、新創商機(Start-Up),在經濟部技術處、數位部產業發展署支持下,工研院從技術研發到應用落地,為產業力拚創新開局「OPENINGS」。

睽違兩年將於10月3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舉辦第六屆資通訊日(ICT TechDay),邀請國內外重磅產學界講師、標竿企業等專家,如日本 NTT、太空中心、中研院資安專題中心、聯發科技、鐳洋科技、研華科技、台灣大哥大、邁爾凌科技,分享新世代通訊佈局、太空通訊、生成式AI(GAI)、6G技術、低軌衛星、無人載具軟硬體趨勢、AI數位轉型、AI運算資源大剖析等,期望為我國產業洞悉國內外趨勢、掌握創新商機。

工研院資通訊日上午舉行國際論壇,不僅邀請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NTT)副總經理荒金陽助談新世代通訊佈局與策略、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剖析太空通訊產業、中研院資安專題中心執行長暨國科會 TAIDE(可信賴AI對話引擎,Trustworthy AI Dialog Engine;TAIDE)計畫主持人李育杰探討台版AI對話引擎 TAIDE 與我國生成式AI發展趨勢,及工研院資通所所長丁邦安分享致能未來,談可支援綠能化、智慧化與開放化的資通訊技術。

下午更有五場專家觀點的分享,如「B5G/6G」、「低軌衛星通訊」、「車電與無人載具」、「AI數位轉型」、「新創商機」領域,分別邀請聯發科技探討6G技術、鐳洋科技看低軌衛星產業發展、研華科技談無人載具軟硬體趨勢、台灣大哥大分享AI數位轉型趨勢、邁爾凌科技分析 NVIDIA 及 AMD 異質AI運算資源環境等最新、最熱門的產業議題。

此外,除了豐富論壇與專家分享,ICT TechDay 也規劃「B5G/6G」、「低軌衛星通訊」、「車電與無人載具」、「AI數位轉型」、「新創商機」五大展區,展示工研院或與廠商研發多達34項技術,例如低軌衛星通訊領域的低軌道衛星陣列天線波束控制技術、車電與無人載具領域的車聯網智慧座艙技術 V2X See through、B5G/6G領域的高功率微基站系統、獲選為2023工研院新創比賽冠軍的新創團隊共享儲能143大秀能源資產績效管理解決方案,以及AI數位轉型領域的 FAST AI一站式軟體系統、GAI 真人賀卡產生器技術等,歡迎踴躍報名。報名網址:https://edm.bnext.com.tw/2023itriicttechday/

AI 6G

延伸閱讀

獨/軍備局鐵騎偵搜車亮相 被爆電池位置與引擎兩爭議

資通訊名額增!台大113碩班名額逾4千、甄試10月先開跑

碩士Top5高薪 換特色學校崛起!彰師大、海大入榜

工研院內「激戰」人妻廠商 人夫怒告博士研究員判賠50萬

相關新聞

晶圓代工成熟製程 大降價

晶圓代工成熟製程業者面臨產能利用率六成保衛戰,傳出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等指標廠為搶救產能利用率,大砍明年首季報價,幅度...

台積電熊本廠明年量產 日本官員學者組團來台取經

台積電日本熊本廠將於2024年底量產,可望帶動熊本成為日本半導體重鎮。因應未來發展,日本官員及學者來台取經,前往台積電中...

不再只有理工男 台積電高階女主管:保障名額給有能力女性

台積電攬才、培育對象向下探到女高中生,台北市教育局今攜手台積電舉辦「台灣高中女力科技論壇」,邀請台積電研發組織處長廖思雅...

半年為AI三度露面!董座林百里將現身站台 指標股廣達可期

隨著ChatGPT的崛起,生成式AI 掀起的浪潮勢不可擋,指標股英業達(2356)、廣達(2382)、緯創(3231)、...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向政府提出四需求 首要是供電穩定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侯永清今日指出,面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劇烈轉變,TSIA已彙整四大要點,向政府提出需求...

聯電發放限制員工新股 3高層各獲市值1.52億股票

聯電9月發放第2批民國109年決議發行的限制員工權利新股,董事長洪嘉聰及兩位共同總經理簡山傑、王石3人皆分別獲得3300...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