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半年前開刀撿回命...75歲母親今病逝 范瑋琪慟喊:恩重如山

侯友宜拋志願役加薪、續推潛艦國造 「軍人節」改名全民放假

華航赴日班機擋風玻璃出現裂痕 轉降大阪153旅客均安

英特爾:資料中心延後復甦 牽動信驊、新唐、廣達後市

英特爾財務長辛斯納坦言,資料中心業務復甦時程恐比預期略微延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英特爾財務長辛斯納坦言,資料中心業務復甦時程恐比預期略微延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英特爾美國時間19日大推新品搶市,財務長辛斯納(David Zinsner)在同一天與分析師的會議上坦言,資料中心業務下半年庫存去化延續,市場復甦時程恐比預期略微延後。相關談話震撼市場,牽動信驊(5274)、新唐、廣達、仁寶等傳統伺服器供應鏈後市。

英特爾示警資料中心業務不如預期
英特爾示警資料中心業務不如預期

分析師指出,英特爾為全球資料中心處理器龍頭,辛斯納所言,為原本市況就已動盪不安的傳統伺服器市場增添更多變數。受此影響,英特爾19日股價絲毫未受新品效益激勵,重挫逾4.3%,20日早盤再跌逾3%。

台灣傳統伺服器概念股同步受累,主攻伺服器遠端控制晶片(BMC)的股王信驊昨(20)日聞訊重挫逾5%,終場大跌145元、收2,630元,同樣有BMC產品線的新唐股價也收跌1.5%。廣達19日重挫後,昨天持續欲振乏力,終場續跌0.5元、收218.5元;仁寶跌0.4元,以30.55元收市。

英特爾創新日活動美國時間19日邁入第二天,公司宣布釋出以Intel 4製程打造的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並宣稱歷該產品是歷來最具功耗效率的客戶端處理器,可大規模運用AI,也代表其40年來最大的架構轉變,為PC產業未來十年的創新奠定基礎。並預告之後會再推採用Intel 20A製程的Arrow Lake處理器,另外還有Lunar處理器等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也提到其Xeon伺服器處理器的產品發展藍圖。此外,英特爾透露,正在開發一種ASIC加速器,以減少與純軟體全同態加密(FHE)方法相關的數百萬倍的效能使用。

英特爾新品上膛之際,辛斯納則在稍後與分析師的會議上表示,資料中心處理器通路庫存消化速度,比該公司PC處理事業還久,英特爾發現資料中心事業復甦會略為延後,還要好幾季「才會回到庫存良好狀況」。

傳統伺服器產業雜音頻傳,原以為見到曙光,辛斯納此言再度吹皺一池春水,傳統伺服器鏈恐再度拉警報。

業界認為,現階段傳統伺服器業者營運可能依客戶不同而出現不同調的狀況,其中,信驊本季營運可望走出谷底,尤其8月營收已見回暖跡象,透露客戶庫存調整已達一定階段。

新唐方面,短期仍受市場需求保守影響,儘管通路庫存有逐步正常趨勢,惟客戶對新需求下單、庫存控管仍謹慎保守。

代工廠則普遍保守看傳統伺服器業務,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因而將相關資源投入AI伺服器市場。供應鏈人士認為,近期有聽聞一般伺服器市場有換機需求,並有業者看好新伺服器平台問世將帶動訂單量回溫,但實際情況仍須待明年才能明朗。

(特派記者鐘惠玲、記者李孟珊、蕭君暉、吳康瑋、編譯劉忠勇)

延伸閱讀

英特爾執行長談願景 朝大格局發展

英特爾開發AI加速器晶片 世芯助攻

整理包/英特爾超車台積電?創新日大秀技術肌肉 六大亮點一次看

伺服器 英特爾 處理器

延伸閱讀

美眾院中國委員會主席想見半導體業界 促降低對陸投資

CPU龍頭創新日秀肌肉

英特爾推先進封裝用玻璃基板 2026年起量產

AI時代 英特爾積極擴展FPGA產品組合

相關新聞

台積美廠勞資爭議落幕 晶圓廠裝機可望加速

台積電前往美國設廠引發的勞資爭議可望畫下句點。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與當地勞團亞利桑那州建築業委員會(AZBTC)昨宣布達成...

晶片禁令 美來台畫紅線…AIT邀台廠與會

美國今年十月擴大管制對中國大陸出口晶片,美國商務部下月將派說明團來台,前往新竹與台南科學園區舉辦說明會,向我國的半導體製...

台灣大、台灣之星今合併後用戶破千萬 月租費最低149元起

台灣大哥大、台灣之星今(1)日正式合併,合併後,台灣大網內用戶擴大破千萬,不只通話優惠,更照顧多元族群,同時享受多元資費...

晶圓代工成熟製程 大降價

晶圓代工成熟製程業者面臨產能利用率六成保衛戰,傳出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等指標廠為搶救產能利用率,大砍明年首季報價,幅度...

台積電熊本廠明年量產 日本官員學者組團來台取經

台積電日本熊本廠將於2024年底量產,可望帶動熊本成為日本半導體重鎮。因應未來發展,日本官員及學者來台取經,前往台積電中...

不再只有理工男 台積電高階女主管:保障名額給有能力女性

台積電攬才、培育對象向下探到女高中生,台北市教育局今攜手台積電舉辦「台灣高中女力科技論壇」,邀請台積電研發組織處長廖思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