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16:210 麥卡錫成美國史上首位被罷免下台議長

美債殖利率攀16年新高 道瓊大跌430點、那指下挫1.87%

政府說不缺電「我們只能相信」 劉德音籲檢討綠能政策

台積電昨天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劉德音表示,綠電不足確實會影響台灣整體競爭力,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討綠電政策。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積電昨天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劉德音表示,綠電不足確實會影響台灣整體競爭力,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討綠電政策。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昨天表示,政府說二○二五年不缺電,「我們只能相信」。面對股東關切台積電如何因應地緣政治風險,劉德音則說,「台積電不是地緣政治的引爆點,但很多國家都知道,沒有晶片供應,會是很大災難,台積電對半導體產業具有穩定作用」。

要有新方法投資綠電

此外,劉德音指出,俄烏戰爭後,各國加速綠能發展腳步,台灣綠電發展過慢,綠電不足恐不僅讓企業無法在淨零碳排路徑順利達標,並面臨其他國家課徵碳稅等壓力,影響競爭力。他建議政府重新檢討綠能政策,要有新方法投資綠電工程,讓廠商跟全世界競爭。

綠電不足難滿足客戶

劉德音認為台灣綠電發展慢,遠比歐洲、美國慢,台積電卡在中間,買太多綠電會讓其他人買不到,買太少則公司無法達到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因台灣綠電不足,他說,「公司將無法達到最大客戶要求,必須在二○三○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公司只有努力幫助政府把這個做得更快,二○三○年沒辦法達到,經營團隊思考在二○三○年到二○五○年之前哪一年可以做到」。

沒晶片供應會是災難

劉德音昨天在主持台積電一一二年股東常會時,回應股東關切的地緣政治風險及是否擔心缺電等議題。台積電今年的股東會是新冠疫情爆發後,首次讓股東與媒體參與,但因考慮分流,仍選在新竹國賓飯店舉行,但有股東建議疫情緩和後能恢復在台積電新竹總部舉行,並在會後參觀台積創新館,感受台積電創新成就並增加持股信心。

「股神」巴菲特先前以地緣政治風險為由出售台積電股票,因此昨天股東會一開始議題即聚焦台積電的地緣政治對策。劉德音說,地緣政治不是一個企業或一個國家能左右,「台積電不是地緣政治的引爆點,但現在很多國家都知道,沒有晶片供應會是很大災難」。

他說,半導體在台灣可以讓地緣政治問題calm down(冷靜),若台灣半導體做得更好,美中也會有更多的考慮,在地緣政治緊張中具有穩定作用。

台積要提高基本價值

有股東關注台積電股價表現不如多數科技廠,劉德音說,今年以來漲較少且一直圍繞地緣政治議題,但台積電無法離開也不需要抱怨,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台積唯一能做且要做就是提高基本價值,持續技術領先、擴大製造領先、海外布局,讓客戶信賴更穩定。

對於股東關心台灣是否會有缺電缺水的風險?劉德音說,政府認為電是夠的,「我們只能相信」,但公司也會有所努力。「綠電不足確實會影響台灣整體競爭力」,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討綠電政策。

劉德音說,「俄烏戰爭之後,全球綠電發展速度突然變快,這是台灣五年前沒看到的,今天要讓台灣繼續投資綠電工程,可能要有新的方法來讓廠商跟全世界競爭,這是公司正在做的。」

台積電 俄烏戰爭 半導體

延伸閱讀

台積電今年恐負成長但「前景光明」 股東會重點一次看

影/劉德音:台積電在穩定道路上快速發展

談MR商機 台積電劉德音:蘋果新品很讓人振奮

劉德音:台積電能襄助「穩定」美中關係

相關新聞

i15過熱…蘋果:與晶片無關 業界:還台積電公道

iPhone 15 Pro Max傳出過熱導致機身發燙、錄影時畫面不流暢等狀況有解。蘋果證實,旗艦款新機過熱,主因iOS...

廣達董座林百里:AI大單一直進來 強調算力需求已超越摩爾定律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27)日表示,AI算力需求快速成長,約每三個月增加一倍,速度比兩年翻一倍的半導體摩爾定律還快,「AI...

i15拆解 台廠四贏家出列

國外維修網站iFixit拆解蘋果頂規新機iPhone 15 Pro Max後,四大台廠贏家出列,分別為台積電、大立光、日...

才22天…科學園區50公司裁員 共222人

資通訊廠商打庫存影響產業景氣復甦,科學園區裁員狀況也發出警報。9月以來,竹科已有40多家公司申報裁員共165人,中科也有...

AI晶片短缺 台積:一年半解決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昨(6)日表示,當下AI晶片短缺問題,主因CoWoS先進封裝產能不足,台積電盡力支援客戶,預期一年半後...

娛樂金流結合新藍海…遊戲商轉骨 支付成金雞母

暑假一直是遊戲廠商年度鉅獻旺季,不過台廠歷經多年跨國遊戲研發商與蘋果iOS、安卓雙平台手遊競爭衝擊,早已認知「全方位布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