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奕瑾:台灣AI發展具信任度優勢 籲法規接軌國際

ChatGPT問世後,人工智慧(AI)話題引發各界關注,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表示,各國競爭開發AI技術,台灣優勢在於技術具信任度,但在法規制定上需加快腳步、接軌國際,並注意民眾不被AI偏見影響。
杜奕瑾今天出席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36th MICFORUM Spring 開擘」實體研討會的專家座談,對談主題為「我國數位經濟發展機會與挑戰」。
杜奕瑾表示,ChatGPT其實也受地緣政治影響,因ChatGPT資料主要以美國思想進行訓練,中國為避免遭美國文化侵略,封鎖ChatGPT使用,並發展自己的人工智慧技術。
面對美中各自加速開發人工智慧技術,杜奕瑾表示,台灣須思考是否會在專業領域被邊緣化,並建立相關機制和法規;他指出,台灣或許不需要自己訓練一套人工智慧,但要注意民眾的想法不被人工智慧偏見影響,且讓各行各業安心使用相關技術。
杜奕瑾指出,ChatGPT是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濫觴,科技發展同時也引起不少爭議,有部分科學家呼籲停止研發人工智慧,但科技進步的腳步不可能停下來,尤其各國在科技領域互相競爭,「現在是人工智慧的iPhone時代」,也是台灣發展人工智慧很好的時機。
杜奕瑾提醒,發展人工智慧的同時也須注意數位人權、個資保護等,避免資料遭掠奪,台灣現在有聯邦式學習的聯盟和平台,提供使用者運用相同的資料格式、進行跨中心訓練,同時維持彼此的資料隱私,可應用在金融和醫療等高度重視個資的產業。
杜奕瑾表示,ChatGPT去年11月問世後,社會上出現兩種態度,一為是因科技進步而喜悅,另一種是對科技應用產生的擔憂,因人工智慧可能增加假消息傳遞,在生成式科技隨手可得的時代,社會更需要思考科技倫理道德。
針對人工智慧相關規範訂定,杜奕瑾指出,歐盟已有第一套立法,美國耶魯法學院也針對科技倫理進行討論;另因社會關注隱私和數位人權的保障,加上大法官釋憲,台灣未來有望設立個資獨立專責機制來保護個資。
杜奕瑾表示,相較於以往的產業發展追求低成本,科技發展則聚焦在信任度,避免遭到平台壟斷或干擾,台灣的優勢是能提供可信任的科技技術,他呼籲,台灣在法規制定也要跟上世界腳步,讓世界知道台灣科技是可信任的。
至於台灣目前發展人工智慧遇到最大的挑戰,杜奕瑾表示,數位經濟會帶動軟硬體產業發展,勢必影響各行各業,將帶來革新性、甚至毀滅性的影響,許多工作未來可能也會被取代;他建議,須透過上中下的政策性引導,將產業串連起來,台灣有很好的基礎,希望各界人士共同思考如何引導新興產業發展。
▪ 【話題】沒買氣?iPhone 15蘋果官網開搶 別買這款容量!全色系20分鐘秒殺
▪ 【話題】iPhone 15能用Type-C安卓充電線嗎?蘋果官方給答案了 注意1關鍵
▪ 一表看iPhone 15全系列價格、顏色、規格 這款被強迫升級貴6000
▪ 【活動】挑戰 Apple 冷知識 iPhone 15搶先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