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百萬日圓電動車?鴻海:屬於長期目標

鴻海(2317)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喊出計劃推出百萬日圓(約新台幣23萬元)的電動車,鴻海今(19)日表示,這是鴻海長期目標,短期與中期,鴻海仍將鎖定3萬到5萬美元(約新台幣92萬元到152萬元)的市場,以達到2025年拿下全球5%電動車市占率的目標,隨著價格下滑與規模不斷擴大,預期鴻海的市占率可望持續提高。
關潤接受日本共同社專訪透露,為普及電動車,力爭推出售價約100萬日圓的電動車款產品。他說,隨著愈來愈多其他產業的公司進軍汽車業,鴻海收到了石油生產商和鋼鐵製造商等,有興趣銷售自家電動車公司的詢問。
關潤說,鴻海的目標是提供平價汽車,以滿足買不起現有電動車的消費者需求,將利用透過電子製造所取得的專有技術,來降低製造電動車的成本。目前電動車太貴而且不方便,如果這些問題獲得解決,人們就會轉向電動車。
他說,純電動車比汽油動力車更貴,主要是因為昂貴的電池和先進的自動駕駛等先進技術。鴻海將保持其產品樸實單純以降低成本,「我們不會在我們的汽車上添加任何不必要的東西」。
鴻海發言人巫俊毅今天表示,目前汽車是封閉式供應鏈,並由一階(Tier 1)供應商主導,使得價格居高不下,鴻海將把資通訊(ICT)的開放平台導入電動車供應鏈,讓更多供應商加入,使得開發速度變快,規模變大,成本跟著降低,讓全球有更多人可以享受電動車,這從設計到供應鏈都要改變,需要許多突破性創新,長期來看,鴻海會拓展至百萬日圓的市場。
鴻海是否為電動車的價格破壞者?巫俊毅指出,價格是由客戶決定,鴻海短期與中期的目標,仍是2025年全球電動車市占率達到5%的目標,要達成此一目標,集團鎖定3萬美元至5萬美元的電動車市場。
巫俊毅表示,鴻海希望在電動車產業提供創新的商業模式,鴻海只是眾多提供者之一,客戶可以有更多選擇,這將打破既有汽車產業被少數大廠主導的局面。
至於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RA)公布電動車補貼清單只剩下美國汽車品牌,巫俊毅認為,補貼是要推廣電動車在美國製造,並打造自身供應鏈,把就業和產業創造的價值留在美國,這會帶動電動車產業朝向輕資產與設計車輛為主的方向發展,因此,將有越來越多的車廠,選擇外包給鴻海這樣的專業廠商製造。
▪ 【話題】沒買氣?iPhone 15蘋果官網開搶 別買這款容量!全色系20分鐘秒殺
▪ 【話題】iPhone 15能用Type-C安卓充電線嗎?蘋果官方給答案了 注意1關鍵
▪ 一表看iPhone 15全系列價格、顏色、規格 這款被強迫升級貴6000
▪ 【活動】挑戰 Apple 冷知識 iPhone 15搶先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