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揭曉 3學者同享殊榮

金馬60/金馬獎入圍名單揭曉 「鬼家人」許光漢、林柏宏男主雙入圍

直播/中颱小犬逼近!10級暴風半徑增10KM 花東恆春劇烈風雨時間曝光

ARTC董事長王正健看好車用電子 台灣很快將出現另一個兆元產業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王正健表示,ARTC從為內銷汽車做認證,到外銷的認證,並為台灣產業進行與國際車廠的連結,希望台灣的相關產業在這一波汽車廠智慧化與智慧座艙的發展過程中,加速創造另一個兆元產業。記者余承翰/攝影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王正健表示,ARTC從為內銷汽車做認證,到外銷的認證,並為台灣產業進行與國際車廠的連結,希望台灣的相關產業在這一波汽車廠智慧化與智慧座艙的發展過程中,加速創造另一個兆元產業。記者余承翰/攝影

看好全球的汽車廠走向智慧化,臺灣的IC汽車電子產業成為全球汽車廠走向智慧化的重要夥伴,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王正健表示,ARTC從為內銷汽車做認證,到外銷的認證,並為台灣產業進行與國際車廠的連結,希望台灣的相關產業在這一波汽車廠智慧化與智慧座艙的發展過程中,加速創造另一個兆元產業。

王正健指出,全球汽車一年有8,000萬到9,000萬輛的銷售量。電動車的發展不只是三電,更重要的是AI的人工智慧發展,真正臺灣廠商可以賺錢的反而是在動力系統之上,也就是車輛的駕駛空間-智慧座艙。還有很多軟體的應用、ICT的應用。還有軟體,空中下載啊。甚至是車聯網,這些都是我們臺灣的強項。

台灣的ICT產業應用在車輛擁有相當多利基,例如廣達(2382)是做notebook,強項在算力(computing),把各種Intel或者是什麼晶片組合在一起,提升這個notebook的整體算力,這也是電動車所需。整車控制器除了控馬達之外,還要控煞車及轉向(手跟腳),還要控制各種感測器sensor(camera、雷達)。尤其感測器對車輛來說就等於眼睛,這個也是台灣廠商的強項,包含延伸的智慧座艙和車聯網的網路也是台灣的強項。

此外目前受到矚目的車聯網也是臺灣的強項。原本可以應用到汽車的相關科技,中國大陸也可以達到整合與成本的優勢,但美中貿易戰之下,臺灣成為最佳的選擇。

隨著科技需求,原本歐洲車廠像是福斯,過去都跟Bosch合作,但要加速與符合自己的需求,就要另外尋求合作對象,例如自動駕駛,研究盲點偵測、ADAS系統,就自己再找臺灣這些供應商討論。

王正健強調,ARTC在12、3年前就開始轉型,ARTC最早幫臺灣政府做法規的檢測,因應交通部、環保署、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就汽車的污染、油耗、安全進行檢測。十幾年前轉型改走外銷,實驗室取得歐盟政府的認可,報告歐盟政府可以接受,車燈、保險桿、安全帶、後視鏡、輪胎、輪圈這些外銷歐洲,只要在臺灣ARTC測試取得證書就可以外銷,不用把東西送到歐洲去測試。

歐盟法規之後,進一步拿到車廠的認可,11、2年成功敲開克萊斯勒、福特跟通用的門,成為美國克萊斯勒、通用跟福特的audit,認可實驗室。

隨著汽車智慧化,台灣在車用電子的發展也快速發展,ARTC去年與工研院合作的統計汽車電子產值是3,600億元,前年是3,000億,預期3年後2025很快就會突破6,000億以上,再加上原來的汽車整車大概1,800億元、零組件2,200億元加起來很快就要突破兆元。

車聯網 汽車電子 電動車 感測器

延伸閱讀

外媒:中國積極投資電池材料供應鏈

25,000美元電動車來了 特斯拉和鴻海都可能躍主流車廠

比亞迪收購前福特工廠陷入停滯 巴西承諾提供比亞迪新激勵

特斯拉也想與中國寧德時代合作? 傳與白宮討論在美建電池廠!

相關新聞

i15過熱…蘋果:與晶片無關 業界:還台積電公道

iPhone 15 Pro Max傳出過熱導致機身發燙、錄影時畫面不流暢等狀況有解。蘋果證實,旗艦款新機過熱,主因iOS...

廣達董座林百里:AI大單一直進來 強調算力需求已超越摩爾定律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27)日表示,AI算力需求快速成長,約每三個月增加一倍,速度比兩年翻一倍的半導體摩爾定律還快,「AI...

i15拆解 台廠四贏家出列

國外維修網站iFixit拆解蘋果頂規新機iPhone 15 Pro Max後,四大台廠贏家出列,分別為台積電、大立光、日...

才22天…科學園區50公司裁員 共222人

資通訊廠商打庫存影響產業景氣復甦,科學園區裁員狀況也發出警報。9月以來,竹科已有40多家公司申報裁員共165人,中科也有...

AI晶片短缺 台積:一年半解決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昨(6)日表示,當下AI晶片短缺問題,主因CoWoS先進封裝產能不足,台積電盡力支援客戶,預期一年半後...

娛樂金流結合新藍海…遊戲商轉骨 支付成金雞母

暑假一直是遊戲廠商年度鉅獻旺季,不過台廠歷經多年跨國遊戲研發商與蘋果iOS、安卓雙平台手遊競爭衝擊,早已認知「全方位布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