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雙A拚高利!華碩商用衝巨獅、宏碁小金虎營收衝600億元

2023年PC需求絢爛歸於平淡,華碩(2357)、宏碁(2353)加速調整步伐,前者加速推進商用業務,商用專責部門已成系統事業群第二大,宏碁2022年新事業營收貢獻首度衝破21.6%,筆電三哥緯創(3231)去年PC類營收亦首度跌破5成,疫後PC回歸常態,五哥們正加速轉型,並異口同聲現在才是剛開始。
PC兩年蜜月期結束,疫情期間全球PC銷量衝上3.43億台創十年新高,但隨派對結束,調研機構預估2023年PC市場規模回歸2.53億台疫情前水準,PC業者也加速轉向,包括華碩、宏碁、緯創都以改變產品組合布局未來獲利。
商用巨獅策略不變,資源已是第二大
華碩在消費筆電與電競筆電取得領先地位,2022年設定衝刺商用市場,期望複製巨獅策略拿下新市場份額,但市場需求反轉,單季苦吞虧損,但談及商用市場布局,共同執行長許先越與胡書賓都十分堅定,強調雖是珍貴的一課,但若以為華碩商用布局將喊卡,「就太低估我們的意志力」。
「商用市場占PC總量50~55%,這是我們無可迴避、一定要面對的課題。若用更高的格局看商用市場,PC演進歷程中,WINTEL還是主宰者,我們不斷用創新力挑戰極限,但意識到重大課題是:必須有經濟規模量,才有定義PC架構的主導權,才能掌握品牌影響力及市場觸及力」。胡書賓談及商用市場對華碩重要性。
為達成巨獅策略,華碩商用專責團隊於2019成立,經過兩年「打底」(擴張產品線與通路服務能力)後,2022年商用團隊招兵買馬大幅擴張,人力編制超過500人,已是華碩系統事業群中人數第二大部門。
「大軍出行當然要糧草備足,去年才是團隊到位的一年」許先越說,由於華碩商用電腦市占率約僅3%,2022年商用團隊定下比整體NB目標還要高的成長任務。「要做,就必須真正面對,得下足決心,除非華碩選小而美的策略,但小而美不見得安全,小也不見得美得起來」,胡書賓分析。
華碩核心事業是消費筆電及主機板,兩大業務相對穩定,電競及顯示卡業務仍處於成長期,策略性事業包含商用、AIOT與伺服器業務都設下高成長目標,據了解,AIOT連同伺服器部門2022年營收約80億元,內部目標是5年營收挑戰500億元。
3月6日,華碩商用團隊盛大舉辦年度春酒,「我們士氣不會因這次而採取保守的做法,目標還是很堅定,但會深刻檢討虧損原因,堅持成長初衷」,胡書賓說,2023年商用團隊設定接近損平的目標。
然而商用市場競爭難度高,內部也因此出現雜音,對此許先越「這樣(喊停)就太低估我們的意志力!」他舉華碩布局手機市場20年為例,強調只要是對的事情、有重要策略意義,即使挫折也不會退縮!
20年前(2003年)華碩推出第一支智慧手機J100,從功能機走向智慧型手機,如今定位電競及高階拍照機市場,2022年華碩手機共出售60萬支,屬利基業務,好消息是,過去累積的專利授權金去年已經接近10億元,未來三年也預估有近30億元進帳。
宏碁新事業21.7%,緯創PC降至5成以下
宏碁在2014年延攬陳俊聖掌舵後,採取雙成長引擎方式全面推動集團朝生活風格品牌邁進,含宏碁在內,集團上市櫃成員已經10家,今年還有3家孫公司宣布有IPO計畫。
而根據宏碁最新統計,2022年全年營收2,754億元中,非筆電與桌上電腦、顯示器的新事業營收比已經達21.7%,相當於600億元來自小金虎生意,其中2022年第3~4季度新事業營收比更高達23~26.3%,由於小金虎毛利高,新事業獲利貢獻遠高於21.7%,創辦人施振榮今年初才樂觀預估,2026年預估新事業營收貢獻就將過半,換言之小金虎業務3年內業績需比現在翻倍成長。
除宏碁跟華碩加速轉型,筆電代工三哥、桌上型電腦二哥緯創科技在2022年也交出亮眼成績,其中PC營收(含筆電與桌機)已經跌至5成以下,包括AIOT、AI伺服器、車載電腦及IPC等業務,總經理林建勳法說會才表示這些高獲利產品線營收將衝上3,000億元。
「這幾年營收成長不是目標,重心放在獲利上」。林建勳表示,調整產品方向轉向及布局是已經花很多年時間,緯創從2017年開始就投資AI伺服器,有早期優勢,也獲得客戶信賴,現在對緯創而言轉型也只是開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