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圓升破145創1月來最大漲幅 投資人押注日銀政策轉向

指王金平力挺至少為藍營「帶100萬票」 趙少康喊話:中部贏就贏了

25日就開始放寒假!台大、師大、台科大3校假期長達58天 原因曝光

imec開發虛擬晶圓廠 每月EUV減碳約舊金山波特蘭飛百趟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近期發布技術更新,其中開發虛擬晶圓廠模擬促進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曝光機的產量最大化,以及減少氫氣用量與用水。數據顯示,這能為大型晶圓廠省下每月4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同於美國舊金山與波特蘭來回飛行100趟的碳排量。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是在奈米電子與數位科技領域中領先世界的研究與創新中心。日前由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舉辦的2023年先進微影成形技術會議(2023 Advanced Lithography and Patterning Conference)上,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展示一套先進IC圖形化製程的環境影響量化評估方案。

依據說明,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在imec.netzero模擬平台上開發了一座虛擬晶圓廠。利用該平台的分析結果,imec與其夥伴就能評估現有的製程方案,識別開發的重點領域,並推算未來數據。

IC製造所衍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在未來10年翻漲4倍,一來先進製程技術漸趨複雜,二來晶圓總產量估計會增加。為了逆轉未來局勢,領先業界的半導體大廠已經承諾在2030年~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或淨零。有鑑於此,imec啟動了永續半導體技術與系統(Sustainable Semiconductor Technologies and Systems)研究計畫,廣邀半導體供應鏈以晶片製造的淨零碳排為發展目標。該計畫的其中一項目標是提供業界一套獨到的由下而上設計方法,提供可付諸行動的高度細化資料,以便在製程與流程開發階段進行影響評估。

依據新聞稿說明,imec.netzero模擬平台是這項計畫的產物,imec與其夥伴合作,利用該平台,首次成功量化不同邏輯晶片世代的圖形化製程所帶來的環境影響。

imec技術研究主任Emily Gallagher解釋:「透過應用『虛擬晶圓廠』這項工具,展示了生產3奈米邏輯晶圓的微影與蝕刻製程,在範疇1(自有或自行操作資產的直接碳排)與範疇2(外購電力的間接碳排)的碳排占比共達45%。另外,該模擬工具還能在晶圓廠實際操作實驗時量化收益。舉例來說,減少10%的EUV曝光劑量,相當於每片晶圓減少0.4kg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能為大型晶圓廠省下每月4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同於美國舊金山與波特蘭來回飛行100趟的碳排量。

imec將自有的實體晶圓廠作為試驗環境,從而探索高影響力領域的製程與設計方針。Emily Gallagher表示,與愛德華先進科技(Edwards)合作,近期在自家12吋晶圓廠無塵室架設了一套EUV蝕刻的氫氣回收系統,最多能回收與再利用70%的氫氣。此外,我們越來越專注在開發數值孔徑為0.33與0.55的低劑量EUV蝕刻解決方案,藉此降低蝕刻成本。為了強化永續發展,我們也指明蝕刻技術的未來動向,目前焦點放在降低傳統蝕刻氣體的整體消耗量。接下來將攜手合作夥伴來量化分析上述解決方案對半導體製程完整流程的影響。

晶圓廠 半導體

延伸閱讀

張忠謀談對手英特爾 妙回「獨舞」說

減碳起步走/中央2030減碳目標遭批消極 比六都自治條例還低

消息人士爆台積電美國廠建設被推遲 不太可能2024年全面投產

英特爾晶圓廠尋求德國政府50億歐元補貼

相關新聞

晶片禁令 美來台畫紅線…AIT邀台廠與會

美國今年十月擴大管制對中國大陸出口晶片,美國商務部下月將派說明團來台,前往新竹與台南科學園區舉辦說明會,向我國的半導體製...

台灣大、台灣之星今合併後用戶破千萬 月租費最低149元起

台灣大哥大、台灣之星今(1)日正式合併,合併後,台灣大網內用戶擴大破千萬,不只通話優惠,更照顧多元族群,同時享受多元資費...

晶圓代工成熟製程 大降價

晶圓代工成熟製程業者面臨產能利用率六成保衛戰,傳出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等指標廠為搶救產能利用率,大砍明年首季報價,幅度...

台積電熊本廠明年量產 日本官員學者組團來台取經

台積電日本熊本廠將於2024年底量產,可望帶動熊本成為日本半導體重鎮。因應未來發展,日本官員及學者來台取經,前往台積電中...

不再只有理工男 台積電高階女主管:保障名額給有能力女性

台積電攬才、培育對象向下探到女高中生,台北市教育局今攜手台積電舉辦「台灣高中女力科技論壇」,邀請台積電研發組織處長廖思雅...

半年為AI三度露面!董座林百里將現身站台 指標股廣達可期

隨著ChatGPT的崛起,生成式AI 掀起的浪潮勢不可擋,指標股英業達(2356)、廣達(2382)、緯創(3231)、...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