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證實本季iPhone供應好轉 鴻海沾光

受匯率、供應鏈限制及總經環境等三大因素的衝擊下,蘋果上季財報表現黯淡,iPhone和Mac等硬體營收也都下滑且不如預期。不過,蘋果執行長庫克指出,去年11月初到12月的多數時候,iPhone都受到供應鏈干擾,但現在生產已經回到必要的水準,目前本季多數產品的供應情況都不錯,有利相關代工廠鴻海(2317)後市營運。
蘋果上季受大陸疫情供應鏈限制影響,導致iPhone營收年減8.17%至657.8億美元,是2020年第3季以來首見。上季Mac營收年減28.66%到77.4億美元,低於市場預估。上季可穿戴裝置、家居和配件事業營收年減8.2%到134.8億美元。至於Pad表現亮眼,上季營收年增29.66%至94億美元,超過預期的78億美元。
展望本季,蘋果預估,本季營收表現將與上季類似,暗示也可能下滑5%,惟在各別產品線上,表現各有不同。蘋果預期iPhone表現將加速,暗示銷售降幅將比上季縮小,雖然供應鏈問題改善,但消費者仍可能在去年底買不到新款手機後直接等待下一款新機上市。
Mac和iPad營收則預估將年減二位數百分比,iPad是因為比較基期偏高與總體經濟逆風,本季Mac銷售可能減少至少10%,但減幅可能比上季縮小。
蘋果供應鏈包含晶圓代工廠台積電(2330)、光學鏡頭廠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代工廠鴻海、和碩(4938)、仁寶(2324)、廣達(2382)等。
以各別裝置代工業務來看,鴻海、和碩組裝iPhone,仁寶、鴻海操刀iPad、廣達與鴻海皆有經手Mac代工業務。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指出,鴻海在大陸的其他地方都正常;至於鄭州廠區,這次大陸疫情爆發後,鄭州廠區很快就挺過了,「比我們想像中快」,沒有造成很大影響。
他表示,先前發生鄭州事件之後,隨著大陸在這一波疫情開放,反而對鄭州廠區有很大幫助,因為之前很多員工染疫,現在反而可以立刻投入生產,經過這段時間,大陸的生產已經恢復正常。
展望今年第1季,鴻海指出,去年12月鄭州廠區生產營運基本上已回復正常,預估今年第1季營運展望將與外界預期大致相當;外資預估,由於季節性淡季因素,鴻海本季業績將季減25%至30%。
展望本季,仁寶預期因通膨因素,加上美國升息,預估PC出貨將季減個位數,2023年整體PC衰退機率大,今年下半年有機會比上半年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