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庫存去化緩慢 預估2023年晶圓代工產值年減4%
2023年第1季晶圓代工從成熟至先進各項製程需求持續下修,各大IC設計廠晶圓砍單從第1季將蔓延至第2季,TrendForce觀察目前各晶圓代工廠上半年產能利用率均不理想,第2季部分製程甚至低於第1季,訂單仍未出現明顯回流跡象。
展望下半年,即便部分庫存修正周期較早開始的產品,將可能為年底節慶備貨而出現訂單回補現象,不過全球政經走勢仍是最大變數,產能利用率回升速度恐不如預期,故TrendForce預估,2023年晶圓代工產值將年減約4%,衰退幅度更甚2019年。
值得一提的是,地緣政治風險促使供應鏈持續轉移,IC廠陸續預備降低產品在中國廠生產的比重。轉單效應將於2023下半年逐漸發酵,2024年後更為明顯,晶圓代工供需情況會逐漸傾向地區性發展,此將導致晶圓代工廠下半年產能利用率分歧,產能復甦的情形除了取決於客戶庫存水位及傳統旺季因素外,供應鏈分配效應亦值得關注。
8吋方面,由於智慧型手機、筆電、電視等消費性終端需求進入銷售淡季,庫存去化緩慢進一步影響如消費型PMIC、MOSFET等產品訂單,導致主要8吋晶圓代工廠於2023年第1季產能利用率持續下降。而近期8吋晶圓廠訂單回補現象會在2023年第2季零星發生,主要來自特殊工業用電腦需求,以及少數客戶轉換晶圓代工廠之間的投產比重,對整體八吋產能利用率貢獻仍有限,產能利用率將與第1季相似,尚無明顯復甦跡象。
12吋先進製程部分,台積電(2330)2023年上半年產能利用率仍不理想,下半年7nm產能利用率提升幅度仍有限;5nm可望仰賴新品旺季備貨帶動,回升至健康水準。三星則是包含8nm以下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全年皆處低檔,主因受到主要客戶高通、輝達轉單所致。
12吋成熟製程部分,台積電、聯電(2303)、格羅方德等晶圓廠由於積極布局車用、工控、醫療等較為穩定的需求,2023上半年產能利用率多維持在75~85%,其中,28nm產能利用率優於55/40nm等成熟製程,而消費性產品比重較高的晶圓代工廠則下滑較多,約來到65~75%。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