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先進考慮在星蓋12吋廠
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昨天在年終記者會中表示,因應客戶分散風險要求,考慮在新加坡設立全新的十二吋廠,他強調這是基於客戶擔心「去美化」及「去中化」和「去台化」三大議題升高地緣政治風險,希望世界也分散風險,增加在新加坡代工產能,公司才會認真考慮。
由於世界也向竹科管理局申請進駐苗栗銅鑼興建新十二吋廠,如未來也在新加坡設十二吋廠,會不會二擇一?方略昨天對於台灣及新加坡都是蓋新十二吋廠,是否二擇一或兩者同步進行,都未回應。
對於供應鏈面對庫存干擾,方略表示,因供應鏈庫存調整會持續到今年上半年,第二季大部分客戶庫存會接近正常水準,因此今年營運將呈現先冷後溫,但下半年會回溫有多快,仍端視大環境變數而定。
方略表示,世界目前已擁有五座八吋廠,雖然向友達購的晶圓五廠,還有增加產能的空間,但因現今八吋新設備取得不易,因此未來如果世界依客戶要求在新加坡增加產能,建立全新的十二吋廠是比較合理的規畫。
方略仍強調,這不意味八吋產能需求會被取代,原因還有很多應用仍需要八吋產能,這些產品如分散式元件、電源管理IC、驅動IC、影像感測器、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等功率元件。
方略坦承建立全新的十二吋廠,以世界現有的資源,會優先選擇在台灣及新加坡建廠,主因供應鏈已具備。
他並強調世界蓋全新的十二吋廠,會以審慎態度進行,目前也正與客戶商討對方的顧慮及對方需要世界產能配合,必須取得客戶承諾才會進入設廠評估,所以目前只能說「已在考慮中」,還沒有明確時間表。
世界也向竹科管理局申請進駐苗栗銅鑼興建新十二吋廠,原本遭遇力積電也爭取在同一塊進行二期擴建,但隨著去年下半年半導體產業進入庫存調整,力積電產能利用率急降,也讓二期擴建增添變數,卻也讓世界取得核配用地的機會大增。
不過從地緣政治變化及客戶端分散代工風險的迫切性,世界在新加坡蓋新十二吋的計畫,恐將比台灣還快,如果世界敲定此布局,也意謂全球半導體晶片業,確實希望能在其他地區增加晶圓代工來源,雖然台廠擴大海外布局,是競爭力延續,但政府也應正視目前外界疑慮及台廠本身面臨的五缺(水、電、土地、人才及工人)等問題,鞏固台灣半導體現有優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