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榮津:台日半導體供應鏈不僅互補且共生、共榮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今(6)日指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正在快速發展中,台灣半導體產業去年的年產值已達4.1兆元,對我國經濟有著相當大的貢獻;如今台灣與日本也正在加強合作關係,台日的半導體供應鏈已經形成了更緊密的互補關係,且共生、共榮。
沈榮津今日出席「2022年臺日科技對話:半導體關鍵技術佈局與人才育成論壇」致詞時提到,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大約花費了50年不斷的扎實打底才造成的,透過完整的供應鏈布局及產學間的共同研發,以及專業人才的培育,才得以創造出全球最具供應鏈韌性跟經濟效益的生產模式。
沈榮津說,2021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產值高達4.1兆元,自己也依稀記得自己在擔任工業局副局長時所推動的兩兆雙星,就是盼產業的年產值能夠上兆,如今在國人大家一起努力之下,已經打造的4.1兆年產值,也造就了30萬個就業機會,其中晶圓代工及IC封測全球第一、IC設計全球第二,對我國的經濟有著相當大的貢獻。
提到台日間的合作,沈榮津說,為建構台日半導體供應鏈的合作,自己在擔任經濟部次長時,2017年自己親自跑到日本與當地半導體材料、設備公司談合作,在經濟部長期努力之下業者也擴大在台灣設廠與研發的合作,在此也感謝日本的工商企業界協助。去年日本也制定的半導體及數位產業的戰略來大舉投入資源,補助台積電(2330)在日本設廠,並且日本矽晶圓大廠勝高也與台塑集團合作投資了282億擴大雲林麥寮的廠房。
此外,沈榮津也題到,日本第一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東京威力科創,也在11月25日於南科成立營運中心,將聚焦於半導體設備與零組件在地加工及技術的維修,此舉也能提升台灣技術廠商的核心實力;現在台日在半導體供應鏈中形成的更緊密的互補關係且共生、共榮,根據美國半導體協會的預估,全球半導體產業2025年產值將上看5500億美元,預期將可帶動全球半導體生產製造的成長。
另外,沈榮津也提到,當年台積電想要生產半導體的時候,還要跟美國英特爾技術授權,如今台積電一步一腳印走來,現在已經不再需要進行技術授權,且英特爾的先進製程產品也不得不委託台積電來代工,政府這幾年來為了發展半導體也可以說是窮盡一切,不論是在土地、水、電及人才部分都有一個特別條例來支持半導體的產業發展,尤其是集結台灣頂尖大學來與產業界合作,培植半導體業的人才。
另外,民進黨立委、立法院亞東國會議員友好協會長郭國文也在致詞時表示,甘利明議員與已故的安倍晉三首相,以及現任自民黨副總裁的麻生太郎齊名,更有「3A聯盟」之稱,可見他在政壇的份量;除此之外,甘利名議員是自民黨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會長,也是促成台積電到九州設廠的一大推手,對於日本半導體產業走向與發展有關鍵影響力。
郭國文說,台日半導體產業具互補性,台灣是最先進製程的研發與製造龍頭,日本則在半導體素材與製造設備上具有優勢,加上地理位置接近讓據點與技術人才的移轉時間、金錢成本都可控,各面向驗證台日是最好的合作夥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