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谷滿球數三振楚奧特成功關門!日本擊敗美國奪經典賽第3冠

經典賽/今天不要仰慕對手!大谷翔平賽前熱血喊話:我們要登上第一

吃海鮮避3部位不用怕 真正「壞膽固醇惡魔食物」是它們

台積電赴美設廠 向華府反映成本高、缺人力問題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設備到廠典禮前,台積電向美國商務部反映成本高、人力不足等問題。華爾街日報形容,這座預計明年底投產的晶圓廠經歷「誕生之痛」。

台積電耗資120億美元在鳳凰城北部建造的5奈米晶圓廠6日將舉行首批機台設備到廠典禮,為動工約一年半來重大里程碑之一。台積電副總經理克里夫蘭(Peter Cleveland)在社群媒體領英(LinkedIn)發文預告,拜登將就台積電未來生產計畫發表談話。

不過,台積電11月致函美國商務部,反映在鳳凰城設廠面對的建造成本與工程不確定性,使得在台灣建造同等先進晶圓廠的資本密集度大大降低。

台積電在信中表示,在美國製造晶片的真實障礙是「建造與營運的比較成本」。

台積電高層曾坦言,在台灣數十年來依賴在地工程人才、東亞等地供應鏈建立的製造生態系統不易在美國複製。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說,在亞利桑那州生產晶片的成本可能比在台灣高50%以上。

台積電是回應商務部就美國晶片補貼計畫公開徵求意見,信中列出6項在亞利桑那州設廠遇到「預期之外的工程狀況」,進而拉高建廠成本,其中包括聯邦法規要求。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台積電盡可能將清潔、晶片製造等設備從台灣運往美國,原因是美國廠商要價更高、找不到在地貨源。至於人力挑戰,台積電難以在美國找到剛畢業的工程人才,必須投入更多資金招兵買馬,而且新聘的工程師要送往台灣培訓一年或一年半。

台積電表示,亞利桑那州新廠現有超過1000名雇員與其他人員,明年總數預計增至2000人。

知情人士說,台積電也以薪資加倍與其他福利為誘惑,將台灣工程師送往亞利桑那州新廠支援。

報導寫道,台積電雖反映這些問題,但仍在華府當靠山的情況下全力投入這項建廠計畫。

拜登出席台積電新廠首批機台設備到廠典禮,反映華府倚重這個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為美國晶片製造帶來助力。根據美國半導體協會(SIA)數據,30年前美國製造全球約37%的晶片,如今只剩12%左右。

拜登致力將更多高科技製造帶到美國,8月簽字生效的「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簡稱晶片法)提供在美國生產晶片的廠商520億美元補貼及租稅優惠,國會議員將此視為維持美國科技龍頭地位與保全供應鏈的關鍵。

報導指出,對台積電而言,美中關係緊繃時期加深與美方的關係符合政治道理,也有利於和蘋果(Apple)、輝達(NVIDIA)等美國客戶合作開發新產品。

張忠謀11月赴泰國曼谷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經濟領袖會議後證實,台積電計劃將更先進的3奈米製程引進亞利桑那州新廠。台積電表示,可作為二期廠房的建築已動工,但尚未確定二期規畫。

台積電 美國 拜登

延伸閱讀

美通膨削減法 歐盟嗆反制

反對強制軍人接種疫苗 共和黨擬杯葛國防經費

伙伴多樣化 沙特將中國加入「朋友圈」?

世足賽/抱歉football贏了 荷蘭總理為足球正名兼挖苦拜登

相關新聞

無懼景氣逆風 調查:8成半導體業估今年營收將成長

KPMG訪問全球151位半導體產業高階主管,據今天公布的結果,8成以上受訪者認為,今年半導體產業營收將會成長;此外,隨多...

外資分析師楊應超:台積電赴美工程師被挖角是遲早的事

台積電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將於2024年量產5奈米晶圓,赴美的工程師也做足心理準備成為拓荒者,見證這場台積電史上最大的...

半導體業搶才競爭激烈 ASML人資長透露「三大策略」

Open House陽明交大春季就業博覽會今(11)日在新竹光復校區熱鬧登場,包括半導體業、消費電子、光電光學、資訊軟體...

Google台灣恐裁逾180人、影響部門不明 公司回應了

受到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國際科技大廠掀起裁員潮,Google台灣也傳出在3月1日啟動裁員,恐逾180人遭到波及,Googl...

台積電去年獲利創高 員工均薪增逾28%突破300萬元

台積電去年營運繳出亮麗成績單,營收與獲利同創新高,每股純益達新台幣39.2元,員工薪資也隨著水漲船高,去年平均年薪突破3...

獨/台積電高薪搶消防員 台中消防:至少4人離職

台積電因各地廠區需求,祭出高薪挖角消防員,北部已有離職潮,台中市消防局基層人員透露,其實台積電徵聘有消防專業的人才,早已...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