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美國突然出手...PC品牌大廠掀晶片製造去中化?台灣兩大晶圓廠證實

集微網消息,中美晶片戰延燒,以免美國突然出手,導致晶片面臨嚴重的斷鏈危機,國際PC品牌與車廠近期陸續對成熟製程晶片供應商發出通知,要求加速晶圓代工去中化,甚至訂出明年底前非中國大陸製晶片佔比要達一定比重,否則不採用。
剛冷下來的爐灶又要熱起來了,這一波轉單使台灣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廠商大喜。聯電與力積電昨(4)日均證實,近期有感受到客戶端上述動態變化,客戶對自家公司成熟製程詢問度增加不少。聯電更直言,旗下新加坡廠的熱度開始攀升。
詢單確有增加 轉單應為中長期發展趨勢
當下正是晶圓代工成熟製程產能鬆動的時候,大廠力促供應商晶片生產去中化,聯電、力積電等台廠將受惠。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指出,車用晶片二成採用14奈米,八成來自28奈米以上成熟製程,力積電也會受惠。
晶圓代工廠聯電算是間接承認了業內去中化的快速動作。雖然聯電透露了目前尚未接獲客戶轉單,但聯電也表示新加坡廠客戶詢問度增加了。聯電強調,認為去中化轉單為中長期發展趨勢,相關趨勢中長期將會延續,並非只是短期效應,本季已看到車用晶片業務增長趨勢。
聯電於今年2月宣佈在新加坡Fab12i廠區擴建一座嶄新的先進晶圓廠計劃。聯電新加坡新晶圓廠總投資金額為50億美元,將提供22/28奈米製程,由於5G、物聯網和車用電子大趨勢的帶動,對聯電22/28奈米製程需求的前景強勁,因此新廠所擴增的產能也簽訂了長期的供貨合約,以確保2024年後對客戶產能的供應。
成熟製程陸企角色重 提前應變再說
美國打壓中國大陸發展晶片業措施一波接一波,政治變因不確定性越來越大。儘管尚未對中國大陸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嚴格管制,但是業界出現了應激反應——未來若美國提高對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限制,將導致供應出現問題。業內態度轉至先提早應變再說。
於是乎業界開始未雨綢繆。比如此次大規模要求晶片供應商晶圓代工去中化,便是由戴爾、惠普等美商率先實行,台灣一線PC品牌廠已開始跟進,現在汽車大廠也開始導入相關機制。
就目前晶片供應來看,PC行業最關鍵的晶片是CPU、GPU、網通晶片等,大多數採先進製程生產,並在台積電、三星等企業生產。但車用晶片及PC行業使用的敺動晶片、電源管理晶片等周邊零件大多數採用成熟製程,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都有承接訂單,這使得國際品牌大廠與車廠憂心忡忡,觸發一系列防備動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