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PLG/豪神!林書豪16助攻再寫新猷 鋼鐵人退夢想家

中職/桃園球場賽前積水 悍將教練、球員訝異:今天不是大太陽?

日本擬「這天」降級新冠肺炎 將能免打3劑疫苗入境

施振榮:台積電海外投資 是地緣政治下區域垂直分工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報系資料庫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報系資料庫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赴美投資設廠引發各界關注,宏碁(2353)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力挺台積電全球布局,他指出,台積電的核心基礎在台灣,未來也仍會繼續投資台灣,佈局海外是進行區域性垂直分工,將有助台積電提升國際競爭力,長期並將為台灣創造更大的總價值。

施振榮曾經長期擔任台積電董事,對於近期外界關心台積電赴美投資恐讓台灣半導體產業被掏空的疑慮,他特別提出個人看法指出,台積電的核心技術基礎及在台灣,且未來也會繼續在台灣擴大投資晶圓製造的產能及先進技術的研發,赴海外投資反而有助擴展在全球的影響力。

他進一步分析指出,全球半導體產業自60年代開始,美國半導體公司把封測外移亞洲,開始借重全球資源,產業就從原本的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1991年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發表的文章更提出,半導體產業將走向沒有晶圓廠的半導體公司大趨勢發展。

台積電在1987年創立並啓動專業晶圓代工的創新商業模式,正式啟動了半導體產業的典範轉移的大趨勢;而當時不認同垂直分工的英特爾,一直堅持以垂直整合模式發展,如今也敗下陣來。

施振榮表示,最近在地緣政治之下,為降低供應鏈風險,更走向區域性垂直分工的發展,讓產業供應鏈的運作更有效率。

他指出,台灣已掌握半導體晶圓製造最核心的技術,也在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中扮演最核心的關鍵角色,配合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台灣也要進一步展開國際化與全球化佈局,才能對各區域巿場做出貢獻,繼續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扮演主導者的角色。

他強調說,台積電赴海外投資設廠,反而是台灣國力與產業力的延伸。台灣的定位就是「科技島」,同時也要扮演「世界公民」的角色,對當地做出貢獻。台積電在巿場當地投資,不僅對在地有利,其實對台灣也有利,一方面讓台積電的技術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投資獲利最終也會回收到台灣。

對於外界有聲音擔心台積電赴海外設廠會讓技術外流,並且會淘空台灣,施振榮指出,一般人對製造外移之所以會感到像失去了什麼,是因為只看見顯性的廠房及製造的就業機會,實際上透過在海外投資,讓台積電透過隱性的技術與管理財回收,反而可以創造長期更大的總價值。

他並說,台積電是借重當地的資源,並與當地的巿場及社會整合,才能擴大全球的規模,並提升全球競爭力,進而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同時也對全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但海外投資的最終利益仍會回饋到台灣,也是對台灣做出貢獻。

施振榮指出,從新王道的思維來看,台積電赴海外投資設廠,不能只從製造外移的顯性項目來看,更要從台積電展開全球佈局、擴大規模所能創造長期的總價值來看,將有利進一步提升其國際競爭力,並在半導體供應鏈繼續扮演核心的關鍵角色,也讓台灣為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半導體 2330台積電 施振榮

延伸閱讀

挺台積電全球布局 施振榮:為台灣創造更大總價值

九合一選後首個交易日 台股早盤一度跌逾200點、台積電開盤跌12元

11/28【早晨財經速解讀】2023年美股反彈持續 還是熊市持續?台股反彈2100點 有機會收復年線?富邦金前三季獲利衰退近4成

台股四利多 短線發功

相關新聞

美晶片補助限制 劉德音:台積電無法接受

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公布細則後,預定本月底後開放業者提出申請,但台灣及南韓赴美投資的晶圓大廠對於申請補助與否陷入兩難。台積...

無懼景氣逆風 調查:8成半導體業估今年營收將成長

KPMG訪問全球151位半導體產業高階主管,據今天公布的結果,8成以上受訪者認為,今年半導體產業營收將會成長;此外,隨多...

外資分析師楊應超:台積電赴美工程師被挖角是遲早的事

台積電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將於2024年量產5奈米晶圓,赴美的工程師也做足心理準備成為拓荒者,見證這場台積電史上最大的...

半導體業搶才競爭激烈 ASML人資長透露「三大策略」

Open House陽明交大春季就業博覽會今(11)日在新竹光復校區熱鬧登場,包括半導體業、消費電子、光電光學、資訊軟體...

Google台灣恐裁逾180人、影響部門不明 公司回應了

受到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國際科技大廠掀起裁員潮,Google台灣也傳出在3月1日啟動裁員,恐逾180人遭到波及,Googl...

台積電去年獲利創高 員工均薪增逾28%突破300萬元

台積電去年營運繳出亮麗成績單,營收與獲利同創新高,每股純益達新台幣39.2元,員工薪資也隨著水漲船高,去年平均年薪突破3...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