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示警 車用晶片恐掀砍單潮

原先缺貨的車用晶片,出現供給過剩警訊,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在最新出具的「亞太車用半導體」報告中指出,由於兩大因素影響,瑞薩與安森美兩大半導體廠已發出砍單令,正在削減第4季的晶片測試訂單。
造成半導體大廠發出砍單令的原因,包括:一、台積電(2330)第3季車用半導體晶圓產出年增達82%,較疫情前高出140%;二、大陸電動車銷量轉弱(占全球電動車五至六成),使得車用半導體目前已足額供給,砍單潮正開始發生中。
大摩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從半導體晶圓代工後段製程的最新訪查得知,部分車用半導體如MCU與CIS供應商包括瑞薩半導體、安森美半導體等,目前正在削減一部分第4季的晶片測試訂單,顯示車用晶片缺貨不再。
詹家鴻表示,對比全球車用半導體營收趨勢與汽車產量變化,可以發現近年車用半導體營收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20%,汽車產量卻只有10%。
以此趨勢來看,車用半導體供過於求的狀況早該於2020年底、2021年初就該發生,不過當時受到全球新冠疫情擴散影響,運輸不順甚至斷供,造成車用晶片極度短缺,並持續缺貨。
此刻,隨著運輸面的影響漸趨緩和,再加上台積電第3季大幅提高車用晶片產量、以及占全球電動車銷量高達五至六成的中國大陸市場需求轉弱,使得車用晶片目前已足額生產,困擾汽車業界多時的晶片短缺問題正式告終。
對於車用半導體供應鏈來說,詹家鴻認為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台廠中,由於車用高速運算(HPC)持續看好,加上IDM廠將委外釋單更多的28奈米內嵌記憶體的車用MCU,因而持續看好台積電(2330),並給予「優於大盤」的評級。
此外,世芯-KY由於與全球及大陸電動車品牌廠合作未來的ASIC設計,也獲「優於大盤」評級;京元電子因車用半導體占比約6%-7%,評為「中立」,但詹家鴻持續偏好其明年利潤的持續性。
至於矽力-KY、世界先進、合晶三家公司,則分別因大陸車用電源管理IC、LCD驅動IC與電源管理IC等晶圓代工訂單疲弱、8吋裸晶圓占車用半導體達30%,給予「劣於大盤」、「劣於大盤」、與「中立」評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