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運籃球/對蒙古陷意外苦戰 阿提諾27分助中華隊險勝

生父衣架狠抽、赤裸體罰…男童泡熱水活活溺斃 檢方偵結起訴

台積電啟動竹科再生水廠專案 2025年供水

台積電今年啟動竹科再生水廠專案,預計2025年每日可供應工業再生水1萬公噸,導入2奈米製程廠區,並配合市政再生水供應。

台積電在今天新出爐的ESG電子報中表示,台積電致力推動水資源永續管理,積極落實製程節水與廢水分流,廠區水回收已達一滴水使用3.5次的成效。

為更精進用水效率,台積電投入再生水技術發展,攜手政府單位,開發符合自來水供水標準的民生廢水再生流程及工業廢水回收技術,並與中鼎集團合作,打造全球首座工業再生水回用至半導體製程的再生水廠。

今年9月,台積電南科再生水廠完工並正式通水,年底前每日可供應1萬公噸工業再生水,朝多元水資源循環再生的永續目標邁進。

台積電南科再生水廠是台積電南科廠區再生水製造、偵測與供應中心,除回收南部科學園區污水廠放流水以產製工業再生水外,並於永康及安平污水廠市政再生水進入廠區前把關水質。

台積電指出,目前還投入研發以廢熱進行濃縮廢水回收與污泥資源化技術,避免濃排廢水外流,進一步降低環境衝擊,預計2026年南科再生水廠產能將提升至每日供水3萬6000公噸,持續降低自來水用量需求並友善環境。

台積電表示,拓展多元水資源為水管理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台積電將持續擴大再生水應用範圍,今年已啟動竹科再生水廠專案,預計2025年每日可供應工業再生水1萬公噸,導入2奈米製程廠區並配合市政再生水供應。

台積電指出,未來將達成竹科新建廠區100%使用再生水,目標於2030年台灣廠區再生水替代率達60%以上,提高組織營運韌性,實踐水循環永續行動。

針對工業普遍使用的化學品NMP,台積電將其作為製程中去光阻後清洗晶圓的溶劑,為降低人員暴露與環境污染風險,台積電超越法規要求,於2016年自主推動「去光阻濕式清洗製程NMP替代計畫」,7奈米(含)以下先進製程完全排除使用NMP,既有廠區則陸續進行替代作業,並訂定2030年台灣廠區達成100%NMP替代的目標。

面對日益嚴峻的極端氣候,台積電積極創造更多節水省電機會點,2021年針對晶圓傳送盒清洗機台研發漸進式開關水閥,藉由自動控制熱水輸出多寡,於機台未運作時減少50%供水量,達到年省38萬公噸純水與1533萬度電。

為更優化熱水使用效率,台積電智能工程中心、晶圓12B廠與供應商持續深入分析機台能耗及運轉參數,進一步設計熱水封閉迴路,透過加裝泵浦與冷熱水自動控制切換閥門,在確保水溫穩定的前提下,利用泵浦將機台未運作時的熱水全部導回熱水器繼續使用,達到100%回收效益。

熱水回收循環系統已列為台積電12吋晶圓廠區未來新購晶圓傳送盒清洗機台的標準配備,目標至2030年可年省140萬公噸純水及1億1000萬度電。

因應疫情對全球供應鏈帶來的挑戰,台積電積極導入數位轉型技術至稽核作業,成功開發「虛擬稽核」技術,在減少跨境人員流動的同時,仍能進行產品正式量產前的稽核程序,順利支援客戶的生產計畫。

台積電指出,截至今年10月,已完成39場線上虛擬稽核並全數通過客戶認證,創造雙贏的夥伴關係。

台積電 晶圓廠 竹科

延伸閱讀

外傳台積電1奈米落腳龍潭 張善政:還多少年後的事?

主攻深藍選區 鄭運鵬車隊掃街「讓市民都可以看到我」

傳台積電1奈米廠落腳桃園龍潭?竹科管理局長這樣說

默默進行1年多…傳台積電1奈米將落腳桃園 鄭文燦:感謝鄭運鵬協助溝通

相關新聞

廣達董座林百里:AI大單一直進來 強調算力需求已超越摩爾定律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27)日表示,AI算力需求快速成長,約每三個月增加一倍,速度比兩年翻一倍的半導體摩爾定律還快,「AI...

i15拆解 台廠四贏家出列

國外維修網站iFixit拆解蘋果頂規新機iPhone 15 Pro Max後,四大台廠贏家出列,分別為台積電、大立光、日...

才22天…科學園區50公司裁員 共222人

資通訊廠商打庫存影響產業景氣復甦,科學園區裁員狀況也發出警報。9月以來,竹科已有40多家公司申報裁員共165人,中科也有...

AI晶片短缺 台積:一年半解決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昨(6)日表示,當下AI晶片短缺問題,主因CoWoS先進封裝產能不足,台積電盡力支援客戶,預期一年半後...

娛樂金流結合新藍海…遊戲商轉骨 支付成金雞母

暑假一直是遊戲廠商年度鉅獻旺季,不過台廠歷經多年跨國遊戲研發商與蘋果iOS、安卓雙平台手遊競爭衝擊,早已認知「全方位布局...

輝達申報資料顯示 美擴大管制AI晶片出口 台廠訂單飛了

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本周提交的申報資料顯示,美國已擴大對其高階AI晶片出口管制範圍,除了原先的中國大陸,還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