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兒科醫師批幼兒園餵藥如下毒 憂老師間「不可說的秘密」

李正皓退選立委 民進黨:尊重也感到惋惜

羅百吉超跑停人行道挨轟 竟稱「繳罰單等於繳保險」後急刪

金融時報:美中技術冷戰 台積電處於風口浪尖

台積電。路透
台積電。路透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政府希望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執牛耳的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將更多生產線移至美國,但台灣方面還在抗拒。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今年8月訪台,被視為支持台灣對抗中國軍事威脅的舉動。但在總統蔡英文宴請裴洛西時,同席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和現任董事長劉德音提醒了大家,台美之間的友誼也暗藏緊張。

張忠謀向裴洛西直言,華府試圖在美國境內重建晶片製造的行動肯定會失敗。一名聽見對話的消息人士說,張忠謀「相當直率,貴客們都有點訝異」。

台積電既處於美台爭奪戰的中心,也位於美中新冷戰戰況最激烈的前線。

台灣將自己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視為「矽盾」(silicon shield),也就是重要的安全保障,相信萬一中國來犯,美國會來相救。

但台灣想要盡可能把半導體產業留在境內的決心,與美國的戰略目標和對中國的擔憂有所扞格。

隨著美中競爭升溫、因台灣而起的軍事衝突風險增加,華府試圖一邊切斷中國的關鍵先進半導體供應源,一邊減少自身對台灣晶片供應的依賴。這兩項目標都可能不利於台積電,因為台積電的成功來自於服務所有市場的客戶,並把符合成本效益的工廠群幾乎完全建在台灣。

前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許毓仁說:「矽盾正轉變為絆索。」 許毓仁目前是哈佛甘迺迪學院(HarvardKennedy School)資深研究員,他說,美國一方面施壓台積電遷移至美國,另一方面向中國發起科技戰,升高緊張關係,以致台灣陷入風險。

美國本月稍早宣布實施全面管制,要阻止部分晶片製造設備出口,並限制向中國銷售特定半導體,這些措施為中國整體晶片業的前景蒙上陰影。

台積電表示,新措施對目前生意衝擊有限,但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告訴投資人,長期影響還有待評估。台積電面臨的問題是,華府同時也正推動晶片製造多元化,避免全然依賴台灣。

台積電正在亞利桑那州打造一座工廠,預定2024年開始量產。但這座工廠的規模和技術水準都不如台積電將在台灣成立的2奈米製程新廠。2奈米製程是最新一代晶片技術,預計在3奈米製程之後投入量產。

美國顧問公司歐布萊特石橋集團(AlbrightStonebridge Group)的中國事務暨科技專家崔歐洛(Paul Triolo)說:「在台積電、三星(Samsung)和英特爾(Intel)都在美國大規模建設先進工廠之前,降低對台積電最先進製程依賴的進展…不會顯著減少。」

但即便到那時候,也只有一部分供應鏈會受益。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在美國設置的工廠都是用於生產先進晶片,主要支援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和伺服器產業。

而汽車製造商使用的晶片沒那麼先進,生產這種晶片在成本較高的美國不太可行。

半導體專家漢伯理(Peter Hanbury)說,很多投資也無助於國防供應鏈,因為採用先進節點運作的政府應用程式只有人工智慧、加密技術和超級電腦,占尖端晶片的比例不到5%。

雖然美國總統拜登頗為樂觀,他於8月簽署的「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可能仍遠遠無法滿足需求。

曾任台積電法務長的杜東佑(Dick Thurston)說,工廠融資條款的異動及現行方式,很可能在未來引發災難,「會有很多幻想破滅,事實上,美國半導體製造將因此陷入困境。若想成功,至少必須在10到15年內投入數倍資金」。

台積電不願談論公司是否因美國推動變革而受影響,僅說「我們認知到,中國和台灣之間的地緣政治議題愈來愈受關注,這已是數十年來的老問題。但我們目前沒看到這些緊張關係影響台積電運作。台積電現行的營運計畫在台灣也可持續。所有國家和科技業各角落的人都知道,高度複雜和多元半導體生態系統的成功和運作,需要全球合作」。

台積電 美國 晶片

延伸閱讀

美國稱不會因二十大調整對陸立場 白宮爭取拜習面談

「沒兼職何來護國神山?」 資策會前執行長吳瑞北舉張忠謀為例挺高虹安

【重磅快評】習近平張忠謀APEC若見面 只能問聲好

張忠謀APEC將遇習近平?國安會:自然與各國領袖互動

相關新聞

政府說不缺電「我們只能相信」 劉德音籲檢討綠能政策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昨天表示,政府說二○二五年不缺電,「我們只能相信」。面對股東關切台積電如何因應地緣政治風險,劉德音則說...

美國廠趕工加班員工喊苦「辦公室睡了1個月」 台積電曝每周工時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納州廠將於2024年量產4奈米,近日傳出前任、現任美國員工上網吐苦水。台積電強調,內部著重溝通管道暢通,...

NVIDIA市值破兆 證明黃仁勳17年前賭對「這件事」

受益於AI人工智慧的普及,輝達(Nvidia)5月31日市值正式突破一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6000億元),市值僅次於Apple、微軟、亞馬遜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也是全球第一家達到此成就的半導體公司。其實,執行長黃仁勳在17年前的2006年,做了當時不被看好的一項技術投資,如今卻成輝達引領AI風潮關鍵。

黃仁勳憶30歲創輝達:當最糟不至於失去自己 就值得冒險

成功創立輝達、身價破兆的黃仁勳,他的30歲怎麼過?在一個多年前專訪場合中,黃仁勳表示,他就是在30歲時創立輝達。當時,他常自問最糟狀況會如何?如果最糟狀況,不至於會失去家人和自己,就值得去冒險。另外,雖然創業初始得浪費一些錢,如果之後可以賺更多的錢,就不會覺得太差。沒想到,事實上如今已60歲的他,可能是比當初想像賺了更多財富。黃仁勳還如何談自己的三十人生?請見本文揭密。

感謝母親教會他英文 黃仁勳感性自白:我是父母夢想和願望的產物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抵台後旋風熱潮不斷,不僅一舉一動受到矚目,更刮起一股AI旋風。黃仁勳最近身價才剛破兆,擠身彭博億萬富豪榜第37名,輝達市值今天盤中衝破1兆美元大關,成為美股史上第7家、也是率先跨進市值1兆美元俱樂部的半導體企業。過去,黃仁勳曾在一場訪問中透露自己是「父母夢想和願望的產物」,在準備從台灣移民到美國之前,完全不會英文的母親還帶著他背英文單字,讓黃仁勳感性表示「我虧欠他們太多了」。

黃仁勳勉勵台大生RUN翻譯文引戰!口譯員稱「扭曲原意」 美籍教師不挺:沒翻錯

輝達(NVIDIA)執行長暨創辦人黃仁勳日前在台大111學年度畢業典禮致詞過程中,勉勵身處AI時代的畢業生要奮力追求「奔跑吧,別緩行!(Run, don’t walk!)」,且務必記得「Either you’re running for food, or running from being food.(為獲取食物而奔跑/奮鬥,或為了不被當作食物而奔跑/奮鬥)」。不過這句話經各家媒體翻譯之後,讓網紅口譯員「浩爾譯世界」直言「到底哪家媒體先開始翻成威脅的?」、「我覺得扭曲原意了!」。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