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鴻海三款電動車細節與推出時間 

鴻海2022年科技日(HHTD22)登場,亮相三款電動車。MODEL B兼具美型與操控性能的都會跨界車款。圖/鴻海提供
鴻海2022年科技日(HHTD22)登場,亮相三款電動車。MODEL B兼具美型與操控性能的都會跨界車款。圖/鴻海提供

鴻海(2317)2022年科技日(HHTD22)在今(18)日正式登場,董事長劉揚偉也宣布,MODEL C預計2023年量產,但是實際推出時間與售價則由納智捷公布,至於MODEL B量產時間則為2024年。

劉揚偉也以一個字來形容這三款車款,分別為是MODEL C「快」、MODEL B「美」、MODEL V「力」,他強調,產品價格將由客戶定價。以下為這三款電動車車款的細節:

MODEL B兼具美型與操控性能的都會跨界車款

鴻海今年正式推出年輕世代主流的Crossover,全新原型車MODEL B!以MODEL C平台為基礎,藉由平台尺寸的變化及全新的車身外觀,包括S-DUCT導流設計,流線的車頂造型,加上D柱上的創新氣簾設計,大幅降低空氣擾流,能讓MODEL B的風阻係數達到0.26 的優異數值。作為個性化的都會車款,MODEL B 具備450km的續航里程,以4,300mm的車長,加上運用2,800mm軸距,創造出小級距大空間的舒適座艙。

MODEL C台灣首款自行開發量產版電動車

MODEL C做為MIH開放平台打造的首款電動車,由去年的參考原型車直接邁向今年的量產版,徹底展現了鴻海的造車能力,在0.28的低風阻值下,提供零百加速3.8秒的優異動能表現以及近700公里續航力的階段調教成果,滿足車主對於電動、經濟、多元、性能的期待。預計明年下半年品牌客戶就會陸續正式交付給車主,在台灣的道路上奔馳。

MODEL V台灣第一輛自主開發的電動皮卡登場

電動皮卡MODEL V登場,可視為鴻海完成乘用車及大型商用車中間拼圖的里程碑。MODEL V 是台灣第一台自行設計開發的電動皮卡,由鴻海加上MIH 聯盟夥伴的垂直整合應運而生。考量皮卡的使用定位,在設計上擁有高達1噸的載重能力及3噸的拖曳能力,優異的動力性能並具備全地形的穿越能力。

鴻海所打造的電動皮卡,採用兩廂式5人座的空間設計,環繞車身的感測器搭配電子後視鏡及顯示螢幕整合儀表板,提升安全性之餘,也為使用者增添智能科技感的體驗,能滿足駕駛者穿梭在都會城市和戶外山林間的各種需求。

鴻海2022年科技日(HHTD22)登場,亮相三款電動車。圖為MODEL V台灣第一輛自主開發的電動皮卡。圖/鴻海提供
鴻海2022年科技日(HHTD22)登場,亮相三款電動車。圖為MODEL V台灣第一輛自主開發的電動皮卡。圖/鴻海提供
鴻海2022年科技日(HHTD22)登場,亮相三款電動車。圖/鴻海提供
鴻海2022年科技日(HHTD22)登場,亮相三款電動車。圖/鴻海提供
鴻海2022年科技日(HHTD22)登場,亮相三款電動車。MODEL C台灣首款自行開發量產版電動車。圖/鴻海提供
鴻海2022年科技日(HHTD22)登場,亮相三款電動車。MODEL C台灣首款自行開發量產版電動車。圖/鴻海提供

鴻海 電動車 劉揚偉

延伸閱讀

嚴陳莉蓮出席鴻海科技日 為10月20日納智捷品牌發表暖身

嚴陳莉蓮現身鴻海科技日 為10月20日納智捷品牌日發表暖身

百萬內配備主流電動車規格 LUXGEN n⁷預售重啟

3款台灣製造電動車亮相 2022鴻海科技日登場

相關新聞

輝達AI造浪 台積電連帶受惠 7奈米及5奈米產能回升了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財報優於預期且展望佳,推升股價飆漲24%,台積電ADR周四(25日)收盤大漲12%,以100...

紐時:缺人才 台積最大隱憂

紐約時報報導,過去十年,台積電在打造先進半導體的競賽中遙遙領先英特爾、三星等對手,工程師是其名列全球最具地緣政治重要性企...

和碩海外佈局全揭露!童子賢:墨國、印度小企業難克服

電子五哥前進越南及墨西哥、印度,海外設廠非難事,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公開明示,全球製造並非中心的工廠落地就算成功...

台積電高雄廠 改切入三奈米以下先進製程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昨(廿日)在法說會中,證實本報稍早獨家報導高雄廠二十八奈米確定改弦易轍,二十八奈米將改在海外布建。台積電...

光電已谷底!光寶總座邱森彬:未來訂單開始回溫、營收不會再向下

光寶科(2301)總經理邱森彬今(14)日指出,在客戶端方面目前看起來市況已經開始恢復了,而目前光電的部分已經到達谷底,...

如何讓人民過好日子?郭台銘訪日與政治家甘利明會面這樣說

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今(14)日在臉書貼文表示,他訪問日本的第一天晚上,很開心與甘利明先生共進晚餐。雖然是初次見...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