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抹布水煮麵!北投知名牛肉麵店喊冤 外送員深夜傳12分鐘影片打臉

台美電動車聯盟 成形

台美電動車合作報捷,將組「國際聯盟」搶市。(路透)
台美電動車合作報捷,將組「國際聯盟」搶市。(路透)

台美電動車合作報捷,將組「國際聯盟」搶市。貿協董事長黃志芳率台廠赴美,洽談供應鏈合作傳佳音,以鴻海(2317)、和碩為首的台灣科技大廠與車用零組件廠,直接面對通用(GM)、福特(Ford)和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溝通技術、開發與採購,台美將擴大電動車合作、提升製造量能。

貿協近日率台灣電動車「國家隊」赴美,參訪美國三大車廠與全球第七大一階汽車零組件廠,成員包括鴻海、和碩等15家科技廠,還有為升、為昇科等國內大型車用公司,揭示台美電動車聯盟初步成形。

貿協於美東時間12日(周三)將在華盛頓舉辦「美國台灣形象展」,前此,由貿協董事長黃志芳率團先赴美國中西部,已完成為期四天的美國汽車產業聚落訪問,參訪地區包括舊金山、底特律等地大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台廠赴美與美系三大車廠洽談合作,是「首度突破層級」越過一階供應商,直接與三大車廠高階主管與技術、研發與採購部門面對面小組溝通,因此具備指標意義。

據悉,此次隨貿協赴美參訪的15家台廠中,除了鴻海、和碩,還有光寶、群創、為升集團、為昇科、義隆電等公司,被認為是台灣最具競爭力的相關產業,涵蓋汽車電子、汽車半導體、自動駕駛、智慧座艙、顯示器領域,是車用國家隊尖兵。

黃志芳指出,此次台美車用供應鏈洽接時,台廠供應鏈的汽車電子、汽車半導體、自動駕駛、智慧座艙、顯示器等許多科技,都讓美系大車廠印象深刻。尤其,如鴻海、和碩等台系大廠都是蘋果公司(Apple)或美國各大科技巨擘的重要合作夥伴,更讓美系大車廠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零組件業者要打進車廠供應鏈動輒要五年以上才能獲得認可進一步出貨,但由於電動車市場發展超預期,美系三大廠為了加快在電動車領域的全球布局時程,加上台灣電動車、自駕與資通訊技術成熟,因此美系大廠有意與台廠直接敲定合作框架,迎接即將引爆的電動車超大市場。

電動車 美國 鴻海

延伸閱讀

中國電動車蓬勃發展 專家:補助結束難料

電動車銷量大增 中國大陸汽車出口量超越德國

致茂9月營收逾22.9億元Q3創高 電動車檢測需求增

賓士EQS 580開始在印度生產 續航677公里成為當地跑最遠的電動車

相關新聞

黃仁勳憶30歲創輝達:當最糟不至於失去自己 就值得冒險

成功創立輝達、身價破兆的黃仁勳,他的30歲怎麼過?在一個多年前專訪場合中,黃仁勳表示,他就是在30歲時創立輝達。當時,他常自問最糟狀況會如何?如果最糟狀況,不至於會失去家人和自己,就值得去冒險。另外,雖然創業初始得浪費一些錢,如果之後可以賺更多的錢,就不會覺得太差。沒想到,事實上如今已60歲的他,可能是比當初想像賺了更多財富。黃仁勳還如何談自己的三十人生?請見本文揭密。

感謝母親教會他英文 黃仁勳感性自白:我是父母夢想和願望的產物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抵台後旋風熱潮不斷,不僅一舉一動受到矚目,更刮起一股AI旋風。黃仁勳最近身價才剛破兆,擠身彭博億萬富豪榜第37名,輝達市值今天盤中衝破1兆美元大關,成為美股史上第7家、也是率先跨進市值1兆美元俱樂部的半導體企業。過去,黃仁勳曾在一場訪問中透露自己是「父母夢想和願望的產物」,在準備從台灣移民到美國之前,完全不會英文的母親還帶著他背英文單字,讓黃仁勳感性表示「我虧欠他們太多了」。

黃仁勳勉勵台大生RUN翻譯文引戰!口譯員稱「扭曲原意」 美籍教師不挺:沒翻錯

輝達(NVIDIA)執行長暨創辦人黃仁勳日前在台大111學年度畢業典禮致詞過程中,勉勵身處AI時代的畢業生要奮力追求「奔跑吧,別緩行!(Run, don’t walk!)」,且務必記得「Either you’re running for food, or running from being food.(為獲取食物而奔跑/奮鬥,或為了不被當作食物而奔跑/奮鬥)」。不過這句話經各家媒體翻譯之後,讓網紅口譯員「浩爾譯世界」直言「到底哪家媒體先開始翻成威脅的?」、「我覺得扭曲原意了!」。

台積電首季業績獎金開獎 員工爆料較去年第4季「打7折」

台積電(2330)業績獎金按慣例連動公司每季獲利表現,員工紛紛爆料季分紅今(29)日入帳,平均約較去年第4季打約七折,不...

黃仁勳談AI台塑、廣達等5大咖親臨台下 Computex演講重點一次看

AI成新顯學,晶片設計大廠輝達(NVIDIA)股價猶如站在浪頭高飛,AI教父之稱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身價一舉達到新台幣兆...

黃仁勳現身聯發科記者會 宣布攜手輝達攻車用智慧座艙

聯發科今天宣布,與輝達(NVIDIA)合作,為軟體定義汽車提供完整的智慧座艙方案。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共...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