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地球日!鴻海宣示50%綠電佔比、60%塑料內循環
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全球最大的科技製造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 (2317)今(22)日正式對外公佈ESG永續發展環境領域長程目標規劃,以「綠色智能」、「循環經濟」兩大核心策略做為推動方向,其中明確訂定「清潔生產」、「資源管理」、「風險控管」等議題採取的實際行動內容,展現鴻海對永續環境保護的決心。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鴻海宣布以2020年為基準年,分別針對淨零排放、綠色能源、節水環 保、減廢循環等多個面向環境領域,提出7項應對綠色保護的目標數據承諾,同時依據時程訂定2025年以後各階段性里程碑,包含至2030年綠電使用佔比 50%以上、至2025年廠區塑料內循環比例 60%以上等。
鴻海科技集團環保長洪榮聰表示,鴻海在環境保護的角色已從追隨者演變為開創者,此次發佈的7大項環境長期目標,藉由系統性的數據分析,定期檢視集團的綠色實績;未來將持續攜手客戶及供應商,為產業永續貢獻心力,一同打造綠色生態圈。
「永續經營=EPS+ESG」為鴻海首重理念, 近期將陸續公布集團在ESG的長期目標,配合4/22世界地球日,率先公布環境(E)領域的目標。在環境領域方面,鴻海近幾年採取節能、減排、綠 能等三管齊下推動,已逐步取得不少成果。以鴻海零廢園區為例,2021年中國大陸衡陽廠區、昆山廠區取得UL 2799廢棄物零填埋最高鉑金級認證,2022年深圳龍華園區接力獲金級認證,成為全球首座綜合生態示範園區。同時,新北土城的虎躍廠總部取得美國健康建築 Fitwel 認證,為台灣首座獲此認證之廠辦建築。
此外在綠色能源的部分,今年4月鴻海也宣布,台灣廠區採購綠電計畫,今年將採購約236萬度 (kWh)綠電,並逐年增加採購量,預期至2030年累積達約 7,000 萬度(kWh)綠電,以實際 行動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過去幾年在全球各地,鴻海也已分別投入設備效能優化、太陽能發電、 投資綠能電廠、以及購買綠電等作法,逐步提高鴻海全球廠區綠電使用率,未來也會以更嚴謹的追溯標準確保綠電來源。
在推動ESG的過程中,鴻海CSR委員會也因應國際永續發展潮流,4月份正式更名為「永續委員會」,後續將強化稽核隊伍,及結合第三方單位推動全集團稽核制度,定期監督並改善進程,後續 將建置ESG目標管理平台,進行目標進度登錄、查核、追蹤、改善,更期待攜手供應鏈,共同打造減碳綠化生活,落實ESG永續經營目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