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建構本土鏈 得跨專利壁壘
耗材良莠攸關生產,台灣自有關鍵耗材供應能量有限,只能仰賴外商,台積電(2330)在2019年的光阻劑汙染事件就是一個例子,還有近期的俄烏戰事牽動氖氣、六氟丁二烯等氣體供應,也凸顯台灣建立自主供應刻不容緩。不過,業界不諱言,在外商專利壁壘前,台廠確實很難突破。
台積電在2019年發生化學原料供應商提供的一批光阻原料中,某特定成分處理方式與過去相異,導致光阻液中產生異質聚合物,造成台積電晶圓14B廠生產的12奈米及16奈米晶圓報廢10萬片,業界譁然。近期俄烏戰事也凸顯全球供應鏈體系的重要,以氖氣為例,烏克蘭掌握全球七成以上市占,俄烏合計更超過九成。
業界分析,氖氣在半導體製程具重要地位,因為當晶片製造商透過微影系統,以紫外光線將電路圖刻在晶片上,仰賴的技術是準分子雷射之中的氟化氬雷射(ArF laser),這種雷射的原材料是氟化氬(ArF),以及作為緩衝氣體的氖氣。
業界認為,從台積電光阻劑汙染事件,到俄烏戰爭引發的特用氣體供貨疑慮,以及3M比利時冷凍劑工廠遭當地政府以環保因素為由勒令無限期停工,都凸顯外商長期壟斷半導體耗材,對台灣半導體業牽一髮以動全身的影響。
業界直言,台灣半導體業能量在全球數一數二,晶圓代工、IC封測都是世界第一,IC設計則是全球第二,面對外商長期壟斷耗材市場,並非不願意建立自主供應鏈,但最大的問題仍是大廠專利壁壘,台廠要跨越,障礙很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