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漲價潮 力道漸趨緩

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去年不少相關廠商報價漲過好幾輪,甚至出現龍頭廠台積電的報價居然最低的情況。部分IC設計業者指出,晶圓代工首季漲價已經有點勉強,IC也僅一部分跟著調漲報價,說不定上半年漲價將是最後一波。
進入二○二二年,晶圓代工產能供需依然吃緊,雖終端應用有些雜音,但IC設計業者評估,部分產品報價首季仍可能調漲以反映成本,其他產品價格也會持穩。市場認為,包括電源管理IC業者矽力、茂達、致新、聯發科旗下的立錡,以及驅動IC廠如聯詠、天鈺、瑞鼎,及網通晶片廠瑞昱等,都可望淡季不太淡,迎來史上最強的第一季表現。
驅動IC業者指出,首季確實有部分產品報價還會調升,畢竟晶圓代工產能仍缺,短期內還看不到價格轉跌的跡象。在各種IC缺貨潮中,最缺的依然是車用IC,主要是整合元件製造(IDM)廠擴產仍需時間,晶圓代工廠可調配的產能也仍不足,相關業者說「目前客戶根本就不在意價格,能趕快交貨就好」。
至於IC漲價潮是否即將進入尾聲?電源管理IC業者分析,去年有些晶圓代工廠每次漲價幅度動輒百分之十起跳,但今年首季已收斂成百分之五左右,不過各晶圓廠狀況不一,現階段只是從產能「非常滿」變成「滿」,首季產能供給已經確定,後續第二季的走勢還要觀察市場需求。
從需求面來看,電源管理IC業者說,之前客戶是全面性催貨,但現在已經只催部分產品交貨。部分驅動IC業者因上游沒漲價,所以本季估計報價也會按兵不動;「已有部分客戶調整訂單,」部分驅動IC業者坦言,首季一部分品項漲價過後,接下來可能持平一陣子。現在部分上游晶圓代工廠的毛利率甚至比IC設計業還高,這種情況恐怕不容易維持下去。
IC設計廠表示,目前車用供需依然很吃緊,電視與手機應用有點鬆了,筆電(NB)的需求在今年應當還是不錯。
通路業者也提到,今年IC漲價力道應該不會像去年一樣大漲與季季漲,漲價幅度將趨緩,且時序到後面力道可能也會減弱。而以個別產品來說,仍有IC的交期長達五十二個月,考量到長短料的問題,真的很需要料件的客戶,不會在乎價錢。
而在產能沒那麼缺之後,IC設計業者說,會爭取更多產能來供應新產品,以維持長期競爭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