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旺季需求 Q3全球前十大封測業者營收年增三成
根據TrendForce表示,隨著全球疫苗覆蓋率提升,歐美各國邊境逐步開放,社會的活動力開始恢復,消費性產品迎向下半年傳統旺季,然供應鏈受到海運延遲、運費高漲及長短料影響,加上上半年部分零組件價格漲幅已高,在製造成本及物價雙升的壓力下,反而使得下半年終端市場出現旺季不旺的現象。不過整體需求如手機、筆電、液晶監視器等出貨表現仍然優於第2季,推升封測大廠業績增長,2021年第3季全球前十大封測業者營收達88.9億美元,年增31.6%。
現行封測所需之上游晶片及必需載板的缺貨狀況短期內難有改善,加上9月底中國大陸江蘇、浙江及廣東等地受到能耗雙控的限電影響,導致部分封測大廠產能利用率略為下滑。不過,隨著部分業者改以無載板封裝,並將相關受波及產能轉移後,影響程度微乎其微,故TrendForce仍看好第四季封測產業表現。
第3季封測龍頭日月光(3711)(ASE)及艾克爾(Amkor)營收分別為21.5與16.8億美元,年增41.3%及24.2%。兩者同樣受到上游晶片、導線架及載板短缺而略拖累部分產能利用率,日月光也因中國大陸蘇州廠限電措施使排程有所耽擱。除此之外,由於第四季手機AP、網通與車用晶片等封測需求依舊強勁,兩家業者2022年將持續往5G、IoT及AI等終端應用市場擴張。
矽品(SPIL)考量短期內難填補華為手機AP訂單缺口,現行目標主力以強化彰化二林新廠先進封裝開發,第3季營收10.4億美元,年增15.6%;京元電(2449)(KYEC)逐漸緩解先前因疫情導致的產能降載情形,隨著高通(Qualcomm)及聯發科(2454)(MediaTek)等上游5G晶片測試訂單加持,營收3.2億美元,年增28.5%。
力成(6239)(PTI)本季獲益主力多數由DRAM記憶體封測貢獻,第3季營收8.0億美元,年增24.0%,然預估英特爾(Intel)2025年將逐步完成中國大陸大連廠售予海力士(SK Hynix),以及與美光(Micron)於中國大陸西安廠合作協議也將於2022年第2季到期,後續記憶體封測產能恐將大幅銳減,驅使力成新竹新廠於第三季調整部分主力至CIS與面板級封裝等策略布局。
中國大陸封測巨頭江蘇長電(JCET)及天水華天(Hua Tian)持續受惠於中國大陸國產替代生產目標,加大5G手機、基地台、車用與消費性電子等終端產品封測供給,拉抬兩家業者第3季營收分別為12.5與5.0億美元,年增率27.5%、57.6%;通富微電(TFME)本季同樣受益於處理器晶片設計大廠超微(AMD)業績長紅帶動,營收達6.4億美元,年增率高達59.8%,為第3季前十大封測業者成長幅度最高者。
面板驅動IC晶片封測大廠南茂(8150)(ChipMOS)與頎邦(6147)(Chipbond),第3季雖遭遇小尺寸電視面板出貨微幅滑落影響,但整體營收受惠中、大尺寸電視面板需求拉抬,與部分手機改採OLED產能陸續放量,使TDDI及DDI等驅動IC晶片封測需求漸增,拉抬兩家業者營收接近2.6億美元,年增率分別為32.5%及29.5%,同時隨著9月底中國大陸限電措施而導致部分上游晶片設計業者轉單效應加持,兩家業者第4季營收有望再攀高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