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科技賽台灣如何勝出?智慧局:台廠宜布局小型基地台

隨著中華電信(2412)、台灣大哥大(3045)2020年中相繼宣布5G開台,讓台灣終於正式迎來5G元年,全球企業界的5G專利布局大戰也正如火如荼開打。對此,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特別進行產業專利分析,並於近日發布的「5G小型基地台之專利佈局分析」專題研究報告中直接點出「5G小型基地台」為國內企業有利基、有潛力且值得投入5G專利布局的藍海市場,亦可藉此壯大、厚植台灣產業在這場全球5G科技賽中的戰力。
該份專題研究報告指出,「5G小型基地台」屬於5G供應鏈的中游產業,5G小型基地台設備主要具有改善大型基地台覆蓋不足的訊號品質、提升訊號品質及系統容量,以及節能降低功耗、建置成本較低等優點。
智慧局副局長廖承威指出,台灣雖為全球5G小型基地台專利重點佈局的區域之一(申請區域案數量),申請熱區排名前三名為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及台灣則依序排名為第四和第五名。但,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企業對於5G小型基地台專利佈局數量不多,低於10件,占比僅約6%,主要仍以給付授權金,ODM、OEM產品生產為主。
廖承威表示,依據5G小型基地台在台佈局的專利權人中約有九成為外國人,在在顯示台灣是全球通訊技術產業鏈發展重要區域,亦顯示台灣技術研發與生產能力能量充沛,使得國外廠商願意來台申請專利,插旗台灣市場取得專利佈局先機。但,可惜的是,台灣廠商雖擁有深厚的5G小型基地台的技術能力,但相關專利產出並不多。
廖承威進一步指出,如聯發科(2454)、HTC等專利權人佈局專利著重於終端設備,針對基地台著墨較少,建議可針對企業所生產產品與技術進行專利布局,除了保護自身權益,若遇訴訟時亦可增加談判籌碼。此外對於日後即將展開的6G技術,或可朝向小型基地台的晶片方向發展。
此外,「5G小型基地台之專利布局分析」專題研究報告還顯示,針對國內廠商在接取設備、小型基地台領域已有相當的研發生產基礎,但尚未有明顯專利佈局成果的情形,智慧局則建議國內廠商除可延續既有能量朝向5G技術領域發展,亦可積極進行相關技術的專利布局,搭配台灣已有完整的網通產業鏈,不論在科技產品研發、生產與管理皆受國際市場肯定等優勢,國內廠商絕對有能力在全球5G基礎建設產業佔有一席之地。
廖承威強調,專利布局除了收取授權金還可提高訴訟能量,特別是掌握在資通訊產業中,被視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標準必要專利」,因此掌握「5G標準必要專利」自是各廠家競逐的焦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