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經營/汪佳慧打開放牌 抓住5G商機

英特爾一直都與台灣生態系合作緊密,進入5G時代後,該公司業務行銷暨公關事業群副總裁汪佳慧表示,5G不僅僅是更快的行動通訊網路,更為產業帶來重大變革,英特爾能提供從邊緣至雲端的基礎設施與軟體服務,並結合台灣廠商布局全球市場。
打造專屬解決方案
汪佳慧提到,5G在一般民眾的眼中,可能初步印象只是更快的4G,在非獨立組網(NSA)模式下,由於依舊得某程度仰賴4G LTE網路,所以業者僅能先從提供高傳輸速率與提升頻譜密度做起,而且對消費者來說,速度的確是比較容易吸引關注的行銷話題。
不過隨著進一步導入5G獨立組網(SA),汪佳慧認為,5G的超低傳輸延遲特性,以及相當適合網路功能虛擬化和軟體定義網路的網路切片(network slicing)功能,將大幅度改變整個產業,把行動通訊網路市場封閉式結構釋放出來。
汪佳慧指出,2020年時,已有50%的行動核心網路,使用開放性伺服器及網路功能虛擬化、軟體定義網路功能,依據網路負載,隨時調整資源到有需求之處,而這將是英特爾與台灣眾多廠商的機會。
針對5G時代的更多應用,汪佳慧說,企業可透過導入5G專用網路,為有限場域內的特定目的,提供針對性與目標性的解決方案,例如,智慧體育場或是智慧工廠等,實現該場域設備的連結、控制、幕後操作,讓服務提供者或系統整合商,可依據場域、設備、網路複雜度等因素,採取靈活配置,而且還能夠結合5G公共網路,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建立高度可交換性
汪佳慧也表示,世界正在經歷數位轉型與AI浪潮,一個結合無線、運算、雲端、AI與物聯網等創新技術的市場正在崛起當中。
根據IDC預測,物聯網設備將在2025年產生全球一半以上的數據量,而5G的高頻寬與低延遲特性,能提供機器與機器之間良好的協調能力,也可為新一波資料傳輸需求提供舞台。
這其中牽涉到的分散式運算,所需要的各類晶片,正好是英特爾的強項,從Atom處理器,到Xeon Scalable處理器,甚至是客製化加速FPGA晶片以及各類視覺運算晶片等,都可以用來滿足客戶需求。
同時,在硬體之外,汪佳慧強調,合作生態系的廠商,更需要一套完整,從軟體應用層、開發環境、API、平台軟硬體,直到晶片層級的全面性堆疊架構,以加速上市時間,並簡化開發流程。英特爾能提供最佳化與整合性的方案,以統一基礎創造更多價值,並與整個生態系合作。
開放標準與開源軟體是整個架構的關鍵組成,替解決方案建立高度可交換性,藉以支撐機器學習、AI、資料分析、自動化、雲技術、5G以及其他無線技術等的未來應用。
汪佳慧說,在這些與5G相輔相成的變化潮流中,英特爾已和合作廠商建立不錯的成果,例如日本樂天(Rakuten)以英特爾的技術為基礎,部署第一個完全虛擬化的5G行動通訊網路,還有來自多方的合作業者成員,正參與Intel Network Builders計畫,在全球已培訓超過2萬名開發人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