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智慧手機生產總量季增20% 三星市占居冠
根據TrendForce旗下半導體研究處表示,第3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生產表現受惠於防疫鬆綁與旺季節慶需求帶動,及部分品牌擴大生產目標欲銜接華為(Huawei)釋出的市占空間,推升第3季生產總量3.36億支,季增20%,創近年來單季最大漲幅;三星市占率居冠,OPPO、小米則並列第二。
展望第4季,預期市場將持續受華為禁令的效應影響,受惠的各品牌仍將維持積極的生產備料模式,加上蘋果(Apple)新機挹注,生產總量可望達3.51億支,季增4%。
整體來看,今年下半年的單季生產量雖然不及去年同期,但就季度成長力道來說,可以發現市場已逐漸自疫情的頹勢中復甦。但疫情危機仍是最大干擾因素,加上國際情勢的不確定性、晶圓代工產能限制等,未來產業發展趨勢仍有變數。
第3季前六大品牌僅三星、小米市占上升,蘋果因新機延遲發表跌至第四名;三星(Samsung)第3季生產量7,800萬支,市占全球第一,季增近42%,反映主要銷售區域歐、美等地,在各國政府的補貼政策下銷售回溫。第4季隨著歐、美等地的節慶舖貨結束,及蘋果新機發表的排擠效應,預估三星的生產量將下修至約6,200萬支。
OPPO(包含OPPO、OnePlus、realme)、小米(Xiaomi)第3季的生產量分別為4,500萬支及4,450萬支,季增64%和51%,由於生產數量接近,並列全球第二。
OPPO、小米、Vivo都因預期成為華為市占衰退後的主要受惠者而提高生產目標,第4季將延續此態勢,但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將導致生產目標無法被滿足,基於當前狀況,預估OPPO、小米第4季生產量為4,700萬支及4,600萬支。
第3季蘋果受新機延後發表影響,生產量僅4,200萬支,季增2%,與華為並列全球第四。第4季新款iPhone 12系列都搭載5G應用,儘管相較iPhone 11其物料成本增加,但蘋果也採取積極定價策略因應,以提振高階手機市場買氣,此外,受惠於華為高階手機的轉單挹注,第4季生產量將上看7,410萬支以上。
第3季華為生產量為4,200萬支,季減19%,與蘋果並列全球第四。由於第4季無新機推出,預估生產量將下修至3,000萬支;但榮耀的拆分將不影響TrendForce針對華為全年的生產目標預測。
華為在中美關係緊張後所採取的高庫存策略,有助減緩8月17日美國第三波制裁帶來的衝擊,基於平衡季度生產表現的考量,未來也將以穩定各季生產量為主。若相關零組件供應商未能及時取得對其出貨許可,則華為將在2021年第1季末或第2季面臨零組件供給斷層。
排名全球第六的Vivo,同樣預期將受惠於華為釋出的市占而提高市場舖貨,第3季生產量達3,000萬支,季增13%;第4季則可望達3,500萬支。
近期中印關係緊張,對於海外以印度市場為重的OPPO、小米、Vivo帶來不少銷售壓力,不過藉由品牌長期的在地化經營,如品牌知名度、產業供應鏈在地化等,加上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優勢,目前尚未觀察到市占有顯著衰退。然而,若中印政治關係持續對立,中國品牌的發展也將受限縮。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