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協助7大廠智慧轉型 秀AI智慧製造技術應用成果

為加速中科園區廠商智慧轉型,升級取得國際競爭優勢,中科管理局協助矽品、合盈光電、元翎精密(4564)、永勝光學、曜凌光電及千附精密等7家園區廠商,分別導入各項AI人工智慧與智慧製造技術方案,並於今(20)日辦理「前瞻科技─中科產業AI化技術應用成果發表會」,展現豐碩成果。
中科管理局表示,AI人工智慧與智慧製造技術應用,已成為躋身國際大廠重要條件,但由於廠商難以全面性的評估導入時間點、應用技術、製程站點導入效益、人力與資源投入等面向,較無法應用AI人工智慧與智慧製造技術。
為協助園區廠商導向AI智慧製造發展,中科管理局特別委託工研院辦理「提升中科園區產業AI化─智慧製造技術應用計畫」,針對園區重點產業,分別以八大面向盤點廠商AI技術需求及應用成熟度,透過訪廠實際瞭解技術痛點、補強關鍵技術,解決產業問題。
另外透過籌設產學研專家平台,依製程弱點進行技術分析,建構示範案例並導入至不同產業進行驗證。再以平台技術媒合技術與專家能量,使技術能量可進行模組化移轉,以利複製擴散。
目前,協助7家廠商就AOI檢測、智慧排程、製程參數優化及品質提升等4大AI 智慧製造技術類型,依產業及廠商需求,發展出7項技術應用方案。
包括於AOI檢測領域,發展出國內首創可提升半導體業場域安全的「關鍵特徵空間影像導引」,與取代人眼反覆判斷,可協助機台自動最佳調光的「混合人工智慧分類」技術。
另有具快速檢測和低漏檢率的「多重特徵影像檢測」技術方案,可推廣至有門禁管制、進出控管需求廠商。
在智慧排程方面的「供需規劃暨排程」技術方案,可大幅減少廢料以降低成本,可應用於少量多樣的客戶訂單或有降低廢料產生的生產製程需求場域。
製程參數優化面,則有「AI型異質原料製程參數優化」及「AI型多樣態製程參數優化」技術方案可分別解決單站及多站點製程問題。在品質提升面向有「異常參數分析」技術方案,可避免製程參數跑掉及模具損壞,提升生產效率。
中科管理局強調,由於美中貿易戰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經濟景氣變化快速,凸顯出分散製造產地、智慧自動化生產、快速調整市場需求等問題的迫切性。
希望此計畫推動後衍生的效益,可以協助廠商結合機械、電子、AI人工智慧、5G、雲端通訊等跨領域的研發優勢,回應機械業和製造業供應鏈分流、科技競爭和人力缺工的社會發展新趨勢,成功邁向國際舞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