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換照 鑑定人傾向不同意

中天新聞換照聽證會昨(26)日由鑑定人及當事人、利害關係人等陳述意見,除了兩位鑑定人直接在意見書上建議不予換照,其他五位鑑定人的意見,也對中天新聞在新聞查證與落實審查上多所質疑,其鑑定意見恐不利中天新聞。
昨天聽證會上的七位鑑定人,包括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代表林月琴、台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沈伯洋、中研院法研所研究員廖福特、輔大新聞系副教授陳順孝、東吳大學會計系副教授柯瓊鳳、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陳慧蓉、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郭文忠。
其中,林月琴、沈伯洋直接在意見書上建議不應給予換照。另外五位也提出多項自律不落實、編審制度有漏洞、營運不善等問題。鑑定人的意見與中天的說明,將一併交由NCC委員會進行審查,最終由委員會決議是否准予換照,中天新聞台的執照將於12月11日到期。
親自出席的神旺投資董事長蔡衍明則強調,他出席是為捍衛中天新聞人的尊嚴和生存權利,自己沒有違法、傷害台灣安全。
陳順孝指出,中天新聞台報導偏重單一政治人物違反公平原則,內控機制上編審制度有漏洞、自律規範未能落實、倫理委員會認知有落差,自律效益不彰。自律機制顯然失能,不足以落實包括節目製作自律、自律委員會運作、獨立審查人運作以及改善違規等項目。
郭文忠表示,中天應提出如何改善大股東對於取材與立場走向的不利影響,對國安問題建議要釐清具體事證和法律依據決定處分方式。目前對新聞頻道罰金上限200萬元不足以有效監理,應提高上限。
中天代理人方伯勳律師強調,有關營運不善問題,就財務來說,中天新聞都賺錢,如果是因為違規過多,必須從裁罰案件已確立數目來看。中天在取得證照前三年的評鑑都是合格,2018年來21件裁罰紀錄,與政治有關14件,目前僅有五件是確定的,16件仍處於爭訟中,應該以法院最終的判斷為主,扣除與政治相關,中天被裁罰案件並非最高。被裁罰的案件中,有兩件是中天報導NCC裁罰不公,對NCC來說也是涉己事務,由於NCC也是受媒體監督的政府機關,若有意見應該要求更正,而不是直接裁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