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攜新思設晶片設計實驗室 加速AI產業落地
工研院與新思科技(Synopsys)合作成立的人工智慧(AI)晶片設計實驗室今天揭牌,預計2021年10月正式營運,提供台灣晶片與系統業者設計服務,加速AI產業落地。
工研院資通所所長闕志克表示,台灣很多IC設計或系統公司都想做AI處理器的設計,工研院與新思科技合作成立AI晶片設計實驗室,就是希望能夠解決他們的痛點。
闕志克指出,做AI處理器要做架構探索,與傳統IC設計不一樣,實驗室有架構探索工具,可供廠商進行AI處理器架構探索。
架構有了之後,闕志克說,會開始用IC設計工具,現今IC設計越來越進步,工具越來越貴,新思提供設計與驗證工具放在實驗室,可供IC設計或系統公司使用。
闕志克表示,處理器做完,要有軟體,編譯成在處理器上能跑的程式,要有編譯器,這塊是大部分國內廠商需要幫忙的地方,而實驗室可以協助,工研院有編譯器能量可以幫助台灣廠商。
新思科技全球副總裁暨台灣區總經理李明哲說,開發AI系統單晶片通常要2至3年時間,有系統架構、驗證、設計與實現等挑戰。
實驗室裡有工具及驗證平台,李明哲表示,將有助縮短開發時間,並減少不確定性,估計開發時間可縮短到18個月至24個月,相當於縮短3至4成的時間。
新思科技全球資深副總裁暨亞太區總裁林榮堅說,與工研院合作成立實驗室,對新思科技是個重要里程碑,希望雙方合作能夠產生更多好的技術,幫助台灣產業有更好的發展。
林榮堅表示,為響應行政院科技會報AI on Chip計畫,新思科技投入超過新台幣8億元經費,並有200人團隊專門針對AI跟先進半導體技術研發,將與工研院、台灣學校、政府長期合作。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