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記憶體競標 日美韓聯盟取得優先交涉權
東芝說明日美韓聯盟取得優先交涉權的原因,在綜合考量關鍵技術可能外流的風險、確保國內員工雇用、能否順利通過反壟斷法等法律審查等問題後,判斷日美韓聯盟最具優勢。
「日美韓大聯盟」由日本經濟產業省主導,透過成立特別目的公司(SPC)收購東芝半導體股權,其出資成員傳出日本的產業革新機構、政策投資銀行、多家日本企業;美國的投資基金貝恩資本(Bain Capital LLC)、投資資金KKR以及韓國的SK海力士(SK Hynix),再向三菱東京UFJ銀行融資,總資金2.1兆日圓。
不過路透等媒體指出,東芝經營階層最青睞的其實是出資2.2兆日圓的美國美國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NHK報導則指出,政府主導取得優先交涉權的日美韓聯盟並未參與前兩次的競標,讓此次招標過程引發黑箱決策的質疑;政府將用於民間企業重建的公基金拿來參與競標是否妥當也引起批判。
東芝希望28日股東大會前與買家達成最終的協議。不過在此之前,日美韓聯盟要求東芝先解決與合資夥伴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之間的法律爭議。
正在進行財務重整的東芝,為了解決資不抵債問題,將半導體事業分離成立子公司東芝記憶體,出售股權籌資。若在2018年3月之前未能完成股權出售案,東芝很可能連續兩期資不抵債,面臨股票遭下市的命運,順利出售已是當務之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