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得獎第一瞬間反應太可愛!IU拿視后「呆坐位子起不來」超萌表情包gif瘋傳

高雄港灣6小時內驚見2具浮屍!1男家屬報失蹤確認身分、1女身分不明

又見行人地獄!公車行經總統官邸旁…轉彎「沒煞車」撞死走斑馬線老翁

退休金算盤/新制勞退基金虧損 勞工免驚

勞動基金運用局最新公布,新制勞退基金今年前五個月虧損2,039.1億元,以目前參與收益分配的有效帳戶1,292萬戶計算,平均每位勞工虧損1.5萬元。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勞動基金運用局最新公布,新制勞退基金今年前五個月虧損2,039.1億元,以目前參與收益分配的有效帳戶1,292萬戶計算,平均每位勞工虧損1.5萬元。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勞動基金運用局最新公布,新制勞退基金今年前五個月虧損2,039.1億元,以目前參與收益分配的有效帳戶1,292萬戶計算,平均每位勞工虧損1.5萬元。事實上,新制勞退有2年定期存款最低保證收益的「保護傘」,勞工不必因為新制勞退帳面虧損而擔憂。

對於勞退基金帳面虧損,勞動部說明,勞退其實是有保證收益的機制,勞保部分也是確定給付制,勞工不用擔心。勞金局解釋,儘管今年以來,短期績效受到金融市場波動影響,但以長期投資績效來看,觀察近十年多,2015年至2025年4月,整體勞動基金平均收益率為5.75%,國保基金平均收益率為6.18%,長期投資績效穩健。

事實上,新制勞退也有2年定期存款最低保證收益的「保護傘」,指的是勞工退休金的運用收益,至少不得低於當地銀行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收益。這是為了保障勞工權益,確保勞工的退休金收益不會低於一定的水平。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按照「勞工退休金條例」第23條及該條例施行細則第32條規定,提繳期間運用的收益,若低於同期間當地銀行2年定期存款利率的平均數計算收益時,應以保證收益給付;如果超過保證收益時,則將全數分配至勞工個人專戶中。

新制勞退賺錢時,實際收益分配視勞工個人帳戶累計金額、年資等因素分配,以每名勞工勞退金在整體基金的貢獻程度來計算,每名勞工實際獲得收益數不同。若收益數為負數,也就是新制勞退虧損,收益分配雖出現虧損,但僅是帳面呈現,會再投入新一年度投資,勞工並無實際損失。

例如2024年新制勞退基金大賺近7,000億元,平均每位勞工分紅5.4萬元,有467萬戶勞工分紅超過5萬元,占整體36.2%;2023年新制勞退基金收益數4,785億元,有約25%勞工分紅逾5萬元。

勞金局最新統計,勞動基金今年截至5月底,運用規模為6兆8,949.4億元,前五月虧損2,919.7億元,收益率為負4.26%。5月單月虧損929.8億元。

另一方面,新制勞退基金前五月虧損2,039.1億元,以參與收益分配的有效帳戶1,292萬戶計算,平均每位勞工帳面虧損約1.5萬元。

有關勞保、勞退虧損的原因,勞金局解釋,今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面臨美國關稅政策變數及經濟成長前景不明等挑戰,5月新台幣兌美元強升,對出口導向企業形成壓力,影響市場信心。儘管5月股票市場回升,惟匯率波動劇烈,導致國外投資部位出現帳面價值損失,影響整體投資報酬率。

勞退基金 勞工退休金

延伸閱讀

新制勞退 每人賠1.5萬

勞退提撥20年未調 勞團疾呼漲到15%

民眾黨提立院最長延會 吳思瑤:黃國昌替藍委撐保護傘?

新制勞退基金國外委託代操 遴選結果出爐

相關新聞

震撼!國泰銀總經理李偉正辭任 將轉調集團內其他職務

國泰金控(2882)9日代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公告總經理李偉正將於7月17日起辭任,未來將續任國泰世華常務董事,並擔任集團...

台幣猛升值迎史上最甜日幣?他以日本泡沫經濟為例:可能不是好事

日圓暴跌引發換匯熱潮,史上最甜日幣?日旅達人林氏璧在「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粉專表示,怎麼這麼多新聞都在寫日幣匯價創歷...

日圓狂殺貶破149 換匯見0.2005再刷新低

美國昨晚公布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今年2月以來新高,美元指數聞訊上漲,加重日圓貶值壓力,一度跌破149關卡。這也...

獨/協助中小企業避險 經濟部向八大行庫調查二大項目

據知情人士指出,經濟部已透過財政部向八大行庫發文,由八大行庫統計目前詢問避險工具的中小企業家數,和申請操作金融工具的中小...

整理包/街口支付母公司遭查封!海角36億為何?用戶有影響嗎?一次看懂

泰山公司(1218)因主張過去投資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無效,訴請返還投資款36億元,經一審判決勝訴,引發街口支付用戶人心惶惶,《聯合新聞網》帶您識讀這起事懶人包。

牽動市場洗牌?LINE Pay申設電子支付獲准 有望成為第10家專營機構

金管會今天表示,許可LINE Pay申設專營電子支付機構LINE PayMoney,今起6個月內向金管會申請營業執照,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