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損衝擊 金控5月虧68億元

最慘五月天,14家上市金控5月因新台幣強升逾2元,衍生高額匯損。(路透)
最慘五月天,14家上市金控5月因新台幣強升逾2元,衍生高額匯損。(路透)

最慘五月天,14家上市金控5月因新台幣強升逾2元,衍生高額匯損,烏雲罩頂,多家金控旗下子壽險大虧,導致整體金控5月單月合計稅後淨損68.44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倒退至1,554.07億元,年減41%,國泰金(2882)是唯一子壽險未單月虧損,富邦金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2.89元,仍居第一。

5月新台幣對美元匯價強升2元多,壽險業普遍承受匯損吃掉獲利的苦果,九家子公司有壽險的金控中,5月單月子壽險唯一有獲利的是國泰金旗下國泰人壽,而金控5月單月虧損的則增至三家,即新光金、凱基金與富邦金。導致整體金控5月單月獲利盈轉虧,前五月累計獲利比去年同期成長的,只剩玉山金一家,金控累計獲利萎縮、年減幅度放大,唯一累計虧損的新光金則是前五月累虧破300億元,每股稅後淨損1.77元。

富邦金5月稅後淨損57.9億元,累計稅後純益394.9億元,年減33.6%,EPS為2.89元。台北富邦銀5月及累計前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富邦產險累計獲利為歷年次高,富邦證券5月獲利為歷年次高。

富邦人壽5月稅後淨損91.4億元。北富銀前五月稅後純益157.1億元,年成長19%,續創歷史新高,富邦產險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24.1億元,年成長12%。

國泰金5月稅後純益52.4億元,較前月大增三倍,累計稅後純益386.5億元,年減34.3%,EPS為2.64元,緊咬富邦金。子公司國泰世華銀、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續創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5月獲利4.4億元。國泰世華銀累計稅後純益195.1億元,年成長16.3%,國泰產險累計稅後純益13.9億元續創同期新高,年成長40%。

凱基金控5月稅後淨損73.63億元,主因凱基人壽5月匯損衝擊嚴峻,凱基金前五月稅後純益也縮水至18.61億元,年減85%,EPS為0.11元。

凱基銀累計稅後純益27.55億元,年成長16.7%,是獲利成長表現最亮眼的子公司,凱基證券累計稅後純益27.07億元,中華開發資本累計稅後淨損2.28億元。

台新金5月稅後純益5.6億元,月減55.9%,前五月稅後純益65.6億元,年減19.1%,累計EPS為0.44元。台新銀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健,5月稅後純益14.6億元,累計稅後純益82.5億元,年成長16%,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台新人壽5月稅後淨損8.9億元,累計稅後淨損9.4億元。

新光金5月稅後淨損達148.3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淨損再擴大至312.1億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每股淨損1.77元。新光金表示,單月虧損主要是新光人壽因台幣大幅升值,致認列匯兌未實現評價損失所致。

富邦金 國泰金

延伸閱讀

新台幣強升衝擊 14家上市金控5月虧逾68億今年首見

慶豐富營收/5月3.81億元、年增1% 受新台幣匯率升值干擾

寶成5月營收年減6.8% 製鞋業務仍成長

遠傳5月稅後淨利11.63億、年增10.7% EPS 0.32元

相關新聞

日本央行不升息使日圓走弱加上台幣走強 日圓新低價再現

日本銀行昨日會議決策利率不動,日圓匯率也應聲走弱來到145兌1美元價位,適逢台幣匯率升值,因此更使得台幣兌日圓匯率再現「...

獨/台幣升值壓力大 央行授意匯銀對廠商單日拋匯限額「腰斬」

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台幣升值壓力太大,在央行授意下,匯銀對廠商的單日拋匯限額先前已從2500萬美元砍至2000萬美元,現在...

新台幣升勢再起 哈日族喜迎近一年最甜換匯價

新台幣再展強勁升勢,挑戰29.5元關卡,也讓哈日族再次迎來超甜換匯價格。根據台銀最新牌告匯率,今天日圓現鈔賣出價最低觸及...

新台幣盤中勁揚近3角 對等關稅談判沒進度升值壓力大

新台幣對美元匯率12日以29.900兌一美元小升2分開盤,隨即一路向上挺進,上午盤最高升抵29.625兌一美元,勁揚2....

川普再施壓喊Fed應降息 台灣央行下周決策會議登場

台灣中央銀行將於下周四(6月19日)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市場關注在美國總統川普公開呼籲聯準會(Fed)大幅降息的背景下,...

金管會同意永豐金併京城銀 國內據點增至191家、躍升國銀第2

金管會今天宣布,同意永豐金以股份轉換方式取得京城銀100%股權,業者初步估明年底前完成合併。永豐金合併京城銀後,總資產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