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金併」髮夾彎 金管會關掉敵意併購大門了
金控間整併政策髮夾彎,金管會關掉「敵意併購」大門。今預告修正「金金併」法規,五大修正重點:一、金控與銀行間公開收購門檻,從目前10%一律拉高到25%,二、25%收購需「全現金」,超過部分可採換股,三、因現金收購、產生舉債需求,准許金控暫不受雙重槓桿比125%限制。
四、取消「敵意併購」門票,投資方需取得被投資者董事會未反對決議、或可完成過半股權或董事會證明文件,或合理說明,等於僅允許「合意」併購。五、引入審計委員會與獨立專家意見並明確重大訊息揭露時點。
金融圈憂心,金管會關掉「敵意購併」大門,猶如讓經營不善、公司治理差、或低持股者的大股東,永遠高枕無憂,不需再擔心被市場派狙擊,公司派將穩如山。
銀行局長童政彰說,金控間整併分「股份轉換」與「公開收購」,後者僅需投資方董事會通過,恐有法規套利,將最低收購門檻一律拉高到25%,是因金控整併影響層面廣,需確保金融秩序、降低不確定性。
25%是基於《金控法》中對單一大股東具控制性持股的定義,達到25%才能使經營權趨於穩定。
他也認為銀行與金控不需要做區分,這是基於同等對待的原則,不允許市場「試水溫」投機行為出現。
金管會預告修改「金控投資管理辦法」、「商銀轉投資應遵循事項」,最快第3季上路。金管會統計也顯示,過去24年併購史中,金控與銀行為主體併購案達80案,其中四案未成功,全都是非合意併購。
童政彰以合意、敵意併購的四大象限,做金管會的立場說明,一、支持合意併購,不論是換股或收購,主要股東間合意者,一律支持。換股合併案如元大金併購大眾銀,公開收購案如富邦金併日盛金。
二、不支持敵意併購。例如中信金併購新光金。三、有條件支持:若採合意法律架構(換股),但主要股東間意見不一,金管會將給予「有條件支持」,鼓勵股東間協商,最終仍需經由股東會通過。
童政彰說,這「有條件」支持取決股東間合意,這是一個過程。例如台新金併購新光金,國票金併購安泰銀,都是大股東間有歧見,金管會最後是看大股東協商結果。
金控間最低收購門檻曾多次修正,最早是25%,一度降到5%、再調回25%,在金管會前主委顧立雄時期,又降到10%,睽違八年後再度拉高到25%。降低是想促進整併,太低又擔心爭議,歷史不斷重演。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