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季上市櫃公司赴大陸投資獲利 創歷年同期新高

金管會公布全體上市櫃公司赴大陸和海外地區投資的最新統計。圖/ingimage
金管會公布全體上市櫃公司赴大陸和海外地區投資的最新統計。圖/ingimage

金管會今(10)日公布全體上市櫃公司赴大陸和海外地區投資的最新統計,其中,今年第一季上市公司在大陸的投資利益為1118億元,上櫃公司利益38億元,合計利益1156億元,整體較113年第1季增加144億元,與歷年同期相較,獲利金額為最高。不過,另一方面,第一季赴大陸的投資金額僅126億元,比起113年度全年1080億元的投資,全年投資恐縮水一半。

金管會解讀,自107年中美貿易戰後,上市櫃公司赴大陸投資金額明顯縮減,且投資收益穩定匯回;海外投資(不含大陸地區)增加金額呈現遞增趨勢,顯示投資大陸對我國上市櫃公司獲利雖有挹注,但上市櫃公司已放緩投資腳步,以降低對大陸依賴,透過全球布局方式,分散大陸地區投資風險。

金管會分析,上市及上櫃公司本期對大陸投資利益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169億元及減少25億元,主要和其他電子業、電子零組件業及光電業,受惠於終端需求增加,致獲利成長。

截至114年第1季止,上市公司累計投資台幣2兆6011億元,上櫃公司2551億元,合計2兆8562億元,較113年底增加126億元,主要係基於營運策略考量增加對子公司的持股、因應子公司業務拓展致投資金額增加。上市、上櫃公司分別以電腦及週邊設備業、電子零組件業累計投資金額較大。

金管會分析,114年第1季投資收益匯回主要係配合集團資金規劃策略,將盈餘、現金股利匯回所致,以其他電子業及電子零組件業累計匯回金額較大,統計顯示,114年第1季投資收益匯回金額284億元,截至114年第1季止,上市、上櫃公司投資收益累計匯回金額分別為9775億元及915億元,合計1兆690億元,占累積原始投資金額2兆8562億元的37.43%。

至於大陸之外的其他海外地區投資,金管會統計,截至114年第1季止,上市公司累計投資9兆1968億元,上櫃公司7328億元,合計9兆9296億元,較113年底增加1337億元,主要以併購取得海外子公司,或海外子公司營運資金需求、參與現金增資為其增加海外投資目的,且皆以半導體業累計投資金額較大。

而在投資損益方面,大陸之外的其他海外地區的114年第1季上市公司投資利益2349億元,上櫃公司利益68億元,合計利益2417億元,整體較113年第1季增加571億元,與歷年同期相較,獲利金額為第三高,上市及上櫃本期投資利益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585億元及減少14億元,主要為電子零組件業、其他電子業及半導體業受終端需求增加等因素所致。

金管會

延伸閱讀

無懼大陸稀土政策?傳現代汽車至少擁一年存量

迎巨大挑戰!日本駐北京大使演講 罕見批評美國關稅「無法接受」

批沈伯洋雙標無上限 國民黨:抗中劇本還要演多久?

Labubu全球爆紅 陸銀行推「存款送盲盒」吸客!傳遭監管機構喊停

相關新聞

獨/台幣升值壓力大 央行授意匯銀對廠商單日拋匯限額「腰斬」

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台幣升值壓力太大,在央行授意下,匯銀對廠商的單日拋匯限額先前已從2500萬美元砍至2000萬美元,現在...

新台幣升勢再起 哈日族喜迎近一年最甜換匯價

新台幣再展強勁升勢,挑戰29.5元關卡,也讓哈日族再次迎來超甜換匯價格。根據台銀最新牌告匯率,今天日圓現鈔賣出價最低觸及...

新台幣盤中勁揚近3角 對等關稅談判沒進度升值壓力大

新台幣對美元匯率12日以29.900兌一美元小升2分開盤,隨即一路向上挺進,上午盤最高升抵29.625兌一美元,勁揚2....

川普再施壓喊Fed應降息 台灣央行下周決策會議登場

台灣中央銀行將於下周四(6月19日)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市場關注在美國總統川普公開呼籲聯準會(Fed)大幅降息的背景下,...

川普關稅帶動提前拉貨潮效應 國銀中小企放款4月增加525億

金管會今日發布中小企業放款最新統計指出,截至4月底止,本國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達10兆4,642億元,較3月底增加52...

地緣戰爭不斷致金價大漲 台銀黃金存摺牌價月漲幅7.1%勝台股大盤

根據台灣銀行今日最新出具的金市分析,儘管日前因為美元指數來到三年多來低點使資金回流美元,讓金價一度回檔,但之後以伊衝突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