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降溫房貸 七家不及格…央行:情節嚴重者約來「喝咖啡」

中央銀行打炒房,下令國銀執行為期一年的「房貸降溫令」,今年第1季成績單出爐。銀行去年提報計劃時,「不及格」的家數達九家、被央行找來「補考」;到今年首季,仍有「低於七家」的銀行未能合格。央行官員表示,若銀行提報的數據未能達標,得向央行提交報告說明,情節嚴重者,甚至會約銀行主管來央行「喝咖啡」。
對於首季數字未能達標,有銀行業者喊冤說,有些過去「已核貸、未撥款」的貸款,建商需要動撥,是導致不動產貸款集中度未能如期降溫的原因,也會以此向央行解釋。
央行在去年8月對銀行道德勸說,希望銀行自主提出房貸降溫計畫,去年第4季到今年第4季將逐季監控,透過專案金檢,檢視銀行提報的計畫和實際承作的數據有沒有落差。
舉例而言,A銀行填報的計劃是,今年第1季底,不動產放款占總放款比重要降至35%,但實際比重是36%,銀行就得向央行說明原因。
楊金龍先前說,央行2024年8月請國銀自主提出房貸降溫計畫時,有九家被央行退件、要求重新擬定,這場「補考」,也還有一家銀行被央行二度「打槍」,顯示央行很serious(認真的)。
央行官員指出,今年第1季,國銀不動產降溫計畫未達標的家數低於七家,會請銀行主管補件,情節嚴重需來行說明未能達標的原因。
央行強調,過去國銀信用資源過度集中在不動產,一旦產生泡沫或經濟反轉可能引起信用風險,央行為防患未然,要求全體銀行要自主控管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需逐季降低。央行統計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達36.94%。
楊金龍先前解釋,台灣的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一路爬升,從以前的34%、35%,近年突破37%,但解讀此數字要注意到,房價高的時候,貸款金額也會高,連帶影響集中度數字走揚,因此即使房市有降溫,集中度也會比之前高;過去或許合理水準是35%,現在必須提高到36%,不過適當比率到底是多少,央行內部還在評估。
▪房價創新高的房子...買了不會輸?專家曝「自己不買」2原因:套牢是必然
▪新招詐騙?買方拿房貸卻不撥款 賣方竟慘遭拍賣損失
▪六都房價不再飆漲、高雄下跌!專家解析「穩中有跌」:短期內不易大漲
▪傳周杰倫砸30億買下小巨蛋豪宅4層 網酸:建商廣告文又來了
▪下波房產主流「AI 科技宅」? 四圖秒懂全台四大矽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