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快檢查!財政部提醒「報稅4地雷」報錯就開罰 最後修正期限曝

信義區有現貨!7月10日凌晨開賣1000台Switch 2 傑仕登曝排隊規則拿好禮

大東夜市變了?如隔「楚河漢界」 在地人揭致命傷:不會再去

提前拉貨漸緩 彰銀估下半年台灣出口恐承壓景氣轉弱

對等關稅下的提前拉貨潮帶旺台灣上半年外銷表現,彰銀今天指出,隨對等關稅將正式上路,預估下半年出口恐承壓、國內景氣可能轉弱;房市方面,民眾的購屋態度轉為保守觀望,預期今年整體交易量將下滑,房價進入震盪整理階段。

彰化銀行今天舉行第1季線上法說會,由副總經理鄧秀娟主持,她指出,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變動、匯率市場波動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等挑戰,彰銀財務與業務表現穩健成長,並持續強化海外布局與財富管理核心業務,推動營運結構全面優化。

鄧秀娟在會中說明,今年首季彰銀合併稅後盈餘達新台幣41.35億元,年增率7.92%;每股盈餘(EPS)為0.37元;資產品質方面,逾放比率維持在0.16%,覆蓋率提高至794.87%。

鄧秀娟表示,業務推展方面,彰銀第1季放款年增率達8.07%,其中房貸成長達10.06%,海外放款更大幅成長23.49%,整體收益動能明顯提升。財富管理業務表現方面,首季手續費收入年增11.05%,主力為保險代理與信託業務透過強化高資產客戶經營與多元通路整合,維持整體財管營收占比成長。

鄧秀娟指出,海外獲利占比由2024年底的12.4%提升至目前約23.7%,前3大獲利市場為香港、美國與英國;新據點方面,澳洲雪梨、加拿大多倫多及馬來西亞納閩的設立作業進展順利,有助擴大對「新南向」與「新東向」市場的深耕與金融服務延伸。

針對房貸以及房市情況,彰銀指出,受到國銀加強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以及央行第7波信用管制的影響,國內房市買氣現已明顯降溫,民眾的購屋態度轉為保守觀望,預期今年整體房市交易量會下滑,房價則進入震盪整理階段,彰銀今年第1季房貸新承作量相較去年第4季減少將近3成,未來客群將繼續以自住、新青安為主,並拓展理財型房貸。

面對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彰銀表示,資產配置調整方面,強化政府公債與高評等金融債比重,並靈活運用FX SWAP操作,以確保資金流動性與風險控管彈性。對於出口美國比重較高的企業客戶,已啟動授信追蹤與融資支援,以協助企業降低營運風險。

展望景氣,彰銀表示,美國關稅政策未定,近來國際客戶急單湧現,讓台灣出口導向產業短期受惠,出貨量與接單表現亮眼,但隨對等關稅將正式上路,導致外部需求趨緩,製造與科技產業可能面臨訂單減少與價格壓力

彰銀也提及,台灣目前核心通膨壓力並不大,加上因應下半年出口壓力加大、景氣可能轉弱,預期將使下半年市場重新討論是否降息的機率提高。

彰銀強調,全球總經環境仍充滿變數,包括美國財政與貨幣政策動向、主要央行利率調整時程,以及貿易與區域風險,將繼續牽動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走勢,金管會也將川普對等關稅因素納入監理壓力測試,彰銀將依規進行測試,持續關注匯率變動等全球市場動態,調整營運策略,應對潛在風險。

關稅 美國 景氣 彰銀 川普 壓力

延伸閱讀

關稅衝擊成購屋曙光?專家曝「一族群受影響」:趁機多看、多議價

談關稅、匯率風暴 華碩董座施崇棠:川普連Apple也砍一刀

蘋果老臣出走、川普關稅、AI進度落後 庫克雪上加霜

活下來就是贏家 川普關稅「會有很多人垮掉」…4成上市櫃認台幣升到28元 這些產業影響最大

相關新聞

日本央行不升息使日圓走弱加上台幣走強 日圓新低價再現

日本銀行昨日會議決策利率不動,日圓匯率也應聲走弱來到145兌1美元價位,適逢台幣匯率升值,因此更使得台幣兌日圓匯率再現「...

獨/台幣升值壓力大 央行授意匯銀對廠商單日拋匯限額「腰斬」

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台幣升值壓力太大,在央行授意下,匯銀對廠商的單日拋匯限額先前已從2500萬美元砍至2000萬美元,現在...

新台幣升勢再起 哈日族喜迎近一年最甜換匯價

新台幣再展強勁升勢,挑戰29.5元關卡,也讓哈日族再次迎來超甜換匯價格。根據台銀最新牌告匯率,今天日圓現鈔賣出價最低觸及...

新台幣盤中勁揚近3角 對等關稅談判沒進度升值壓力大

新台幣對美元匯率12日以29.900兌一美元小升2分開盤,隨即一路向上挺進,上午盤最高升抵29.625兌一美元,勁揚2....

川普再施壓喊Fed應降息 台灣央行下周決策會議登場

台灣中央銀行將於下周四(6月19日)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市場關注在美國總統川普公開呼籲聯準會(Fed)大幅降息的背景下,...

解除限空令 彭金隆比喻:手伸久會酸 保持下次出手力道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對金管會解除限空令指出,未來很難預料,金管會仍戒慎恐懼,先前採取限空令,是因為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