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錯過替哥哥換位機會!印航空難奇蹟倖存者飽受折磨:希望沒活下來

中國漫記/稀土制裁延燒至台灣 半導體業能全身而退?

霹靂15飛彈遠距獵殺印戰機 我紀德級艦標二飛彈也能CEC

萬物貸亂象無法可管 民間推動「融資業法」立法

多位律師站出來,融資業法推動聯盟表示,融資亂象嚴重,但卻無法可管,他們已研擬「融資業法」,希望與金管會、立法院攜手合作設立專法,終結亂象。記者陳儷方/攝影
多位律師站出來,融資業法推動聯盟表示,融資亂象嚴重,但卻無法可管,他們已研擬「融資業法」,希望與金管會、立法院攜手合作設立專法,終結亂象。記者陳儷方/攝影

融資市場缺乏監管機制,朝野都有立委要求政府應立法納管,但行政部門立法進度緩慢,融資業法推動聯盟24日召開記者會,呼籲以制定專法方式規範市場,保障債務人權益。

根據法扶等單位受理案件,常見複合傷害型態,以受害者許小姐為例,一切從誘騙投資開始,鼓勵投資虛擬貨幣,先是投資1萬美元,果然有獲利,錢也可以提領出來,取得被害人信任後,再鼓吹被害人以信貸、車貸、刷信用卡換現金等方式,取得更多資金投資,這些錢都投入虛設的投資網站,錢被騙走,而債務則全歸被害人承擔。

許小姐跟銀行借了信貸,也跟中租借了車貸,還刷卡換現金,現在除了要還貸款,還要支付信用卡費,每個月需要10萬元還錢,身為老師的他,每個月薪水只有6萬多元,現在只能拿保單質押借錢來還。許小姐雖然報了警,也提供詐騙者的LINE ID,但警方以查不到對方為由結案處理。

幾種貸款中,讓許小姐最喘不過氣的是融資公司,融資60萬元,利率11%、手續費6000元,許小姐想要提前清償這筆利率最高的貸款,卻被告知手續費要收12%,融資公司貸款條件對消費者並不公平。

融資業法推動聯盟認為,融資公司在台灣無法可管,已造成社會問題,台灣並無像日本有貸金業法可管理,因此推動設立專法,刻不容緩。

融資業法推動聯盟召集人律師林永頌表示,光是受害情形就無從統計,根本就沒人也沒法可管,他們研擬草案的納管對象,是參考日本貸金業法,定義以融資為業者,都是監管對象,且直接斬斷詐騙集團與融資業者合作訛詐金錢的機會,「如果詐騙跟借貸的人勾結或媒合,我們定的草案是這個債權契約會無效,債權不能請求,這才是有效的作法」。

聯盟指出,台灣的租賃公司、融資公司借貸花招百出,除了汽車機車外,現在連手機、冷氣機、冰箱都可以申貸,甚至不用抵押品,而是以購物的名義,向租賃業者申請分期貸款,民間稱為「萬物貸」。

這種借貸有4項特色:高額利息、拿不到貸款契約、借款人簽下空白支票而不自知、與詐騙集團勾結等。其中,高額利息部分,法院判決曾計算連同利息、違約金等各種名目費用加總後,真正借款者須支付的「利息」高達43.4484%;與詐騙集團勾結的部分,則以感情詐騙與投資詐騙最常見。

詐騙集團

延伸閱讀

學生靜坐盼退校園手機管理草案 教部承諾辦座談會

中選會沒收反廢死公投 翁曉玲轟:違法違憲

川普「又大又美」法案眾院過關 未來10年美國債恐增72兆

涉借貸千萬恐嚇討債 警政署3線2星高官50萬元交保

相關新聞

日本央行不升息使日圓走弱加上台幣走強 日圓新低價再現

日本銀行昨日會議決策利率不動,日圓匯率也應聲走弱來到145兌1美元價位,適逢台幣匯率升值,因此更使得台幣兌日圓匯率再現「...

獨/台幣升值壓力大 央行授意匯銀對廠商單日拋匯限額「腰斬」

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台幣升值壓力太大,在央行授意下,匯銀對廠商的單日拋匯限額先前已從2500萬美元砍至2000萬美元,現在...

新台幣升勢再起 哈日族喜迎近一年最甜換匯價

新台幣再展強勁升勢,挑戰29.5元關卡,也讓哈日族再次迎來超甜換匯價格。根據台銀最新牌告匯率,今天日圓現鈔賣出價最低觸及...

新台幣盤中勁揚近3角 對等關稅談判沒進度升值壓力大

新台幣對美元匯率12日以29.900兌一美元小升2分開盤,隨即一路向上挺進,上午盤最高升抵29.625兌一美元,勁揚2....

川普再施壓喊Fed應降息 台灣央行下周決策會議登場

台灣中央銀行將於下周四(6月19日)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市場關注在美國總統川普公開呼籲聯準會(Fed)大幅降息的背景下,...

解除限空令 彭金隆比喻:手伸久會酸 保持下次出手力道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對金管會解除限空令指出,未來很難預料,金管會仍戒慎恐懼,先前採取限空令,是因為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