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莊傳家暴!45歲醉兒討錢不成 持菜刀砍傷媽媽

基隆死亡連署案今起訴前處長張淵翔、吳國勝等7人 8人緩起訴

Gogoro「騎多少付多少」0資費方案 降門檻不怕財務壓力?

美關稅亂流 滙豐銀看好台灣下半年「靠AI突圍」

滙豐銀行今日舉行「2025年中亞洲經濟展望」記者會,集團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看好台灣在AI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有望在風險中展現相對韌性。記者林莉/攝影
滙豐銀行今日舉行「2025年中亞洲經濟展望」記者會,集團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看好台灣在AI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有望在風險中展現相對韌性。記者林莉/攝影

滙豐銀行今日舉行「2025年中亞洲經濟展望」記者會,集團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指出,全球貿易與財政結構性失衡加劇,尤其美國赤字擴張與政策不確定性升高,已成亞洲經濟面臨的關鍵風險。不過,他也看好台灣在AI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有望在風險中展現相對韌性。

范力民表示,當前市場的不確定性不只影響出口貿易,同步影響企業投資轉保守,無論在越南、日本或台灣,出口商皆面臨來自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壓力,反映在出口商衡量政策不確定性的指數持續走高。他提醒,若美國政府無法穩定政策走向,將導致下半年全球貿易與投資活動同步放緩。

他進一步指出,全球對貿易失衡主要仍為美、中兩國。例如中國擁有逾一兆美元的貿易順差,正好與美國的巨額逆差相對應。但范力民認為,關鍵在於美國過度舉債、支出赤字擴大,以及中國出口過多、內需儲蓄高、購買力不足。美國借得太多、中國則存得太多。

觀察金融市場反應,范力民說,美國政府債務規模累積至今已達40兆美元,在GDP(國內生產毛額)占比超過120%,與歐、日等國相對穩定的公債形成對比。這樣的結構性赤字問題也已導致近月美元走弱、殖利率走高,若未能有效縮減赤字與舉債規模,美元貶值與市場波動恐難避免。此外,評級機構穆迪下調美債評級,亦顯示市場對美債風險溢價的憂慮正在升溫。

面對記者提問10年期美債殖利率居高不下是否成為長期趨勢,他指出,若無財政改革與預算控制,難以回落至4%以下。不過仍須觀察聯準會下半年動向,是否因應經濟衰退急速降息,若將息則能為美債帶來正面影響。

在亞洲經濟方面,范力民認為,儘管區域出口表現強勁,但亞洲多國高度仰賴美國出口,也因此在這波關稅政策上受到衝擊,如越南、新加坡與台灣等出口美國占GDP比重極高的經濟體,曝險尤甚於中國,台灣甚至高居第三位。他建議,未來一至兩個月內,若台灣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共識,有望於取得相比中國商品更高競爭力的先機。

對台灣經濟,范力民則相對樂觀。他表示,台灣下半年經濟表現可望優於亞洲其他國家,全球AI需求持續擴大,特別是與AI硬體相關的高科技產品需求強勁,而台灣在AI生態系中為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今年下半年預期能展現優於區域的韌性與動能。

他指出,台灣內需與外需雙引擎並行,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回升、電子零組件需求轉強,皆有助景氣推進。不過,全球保護主義若進一步升高,對台灣這類外貿導向經濟體仍是潛在風險來源,投資人應持續關注美國財政談判與關稅政策進展,作為風險管理的重要依據。

美國 AI

延伸閱讀

賴清德就職周年 楊文科籲落實地方統籌 審慎應對關稅

美債ETF波動加劇…該停損還是加碼?經理人:中長線「絕佳布局機會」!

賴清德今上任滿周年 農民立法院前反對擴大對美採購農產品

美國新的關稅政策 竟使全球汽車產量減少150萬輛!

相關新聞

震撼!國泰銀總經理李偉正辭任 將轉調集團內其他職務

國泰金控(2882)9日代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公告總經理李偉正將於7月17日起辭任,未來將續任國泰世華常務董事,並擔任集團...

台幣猛升值迎史上最甜日幣?他以日本泡沫經濟為例:可能不是好事

日圓暴跌引發換匯熱潮,史上最甜日幣?日旅達人林氏璧在「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粉專表示,怎麼這麼多新聞都在寫日幣匯價創歷...

為阻升台幣 央行對外資進出將改採「T+1」 今天賣股、明天就匯出資金

中央銀行外匯局長蔡炯民今日宣布多項和阻升台幣匯率相關的管制新措施,除了首度對外證實,廠商的單日拋匯量將以1千萬美元為限,...

台幣早盤升破29大關 最高升破28.9

台幣早盤以29元開盤,升值1.9分,現已升破29大關,最高升至28.886元,盤中最低為29.019,震幅1.33角,目...

台幣盤中閃現28元!央行進場出手阻升 以29.019元作收

台幣的匯價在今天下午3時過後一度升破29大關來到28.95,但是中央銀行即時進場出手阻升,匯價被拉回29元,終場以29....

央行出重手!台幣匯價重貶7.22角 創24年來單日最大跌幅

為了上市櫃公司的半年報數字不要太難看,央行今日出重手積極護市,尤其在下午3時過後更放大出手力道,使得台幣匯價急降,出現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