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首季海外獲利創新高 港陸星包辦前三大

金管會今日公布今年第一季海外分行、子行獲利統計,全體國銀的海外獲利達266.8億元,不但創歷年同期最高,從相關統計更可發現,主要由香港、新加坡、大陸等亞洲分區分支機構挑獲利大樑,上述三地依序囊括國銀海外獲利前三名,其中香港分行獲利127.4億元,遙遙領先其他地區,居次的新加坡和大陸,第一季獲利同為27.9億,美國和越南分別名列第四、五,獲利為20.8億、14.4億元。
香港分行獲利亦創歷年同期最高水準,年增9.7億元亦最大增幅,對此金管會分析,主要和聯行往來、同業拆存、有價證券等利息淨收益,以及投資利得增加有關,同時多家大型民營銀行仍積極布局香港的財管業務,因此帶動其手續費增加。
而另一方面,八大行庫持續調降大陸曝險部位的同時,國銀整體的大陸分行、子行獲利卻在第一季創新高;金管會分析,主因利息、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增加有關。不過業界人士表示,由於第二波新台幣強升,恐怕第一季的大陸獲利,在第二季會受到匯損影響。
獲利同樣創歷年同期新高的,也包括日本和英國。日本獲利15.6億元,年增5.7億元,增額僅次於香港,金管會指出,主因放款動能提升、日幣升值,利息、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增加;英國獲利4.5億元,年增2.3億元,亦受惠於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增加。
而美國的獲利年減0.6億,除了降息致使利差縮小之外,美國商用不動產因為出租率不佳、價格下滑使銀行仍須增加提存,另外仍有零星踩雷案發生,因此也吃掉銀行獲利。
金管會統計也顯示,新南向國家獲利64.9億元,為歷年同期次高,年增1.8億元,不論手續費、投資及其他淨收益都有增加,其中以新加坡增加4億元最多,泰國增加3.9億元次之,不過,也有包括澳大利亞、菲律賓、印尼等授信業務被要求增加提存,或是踩雷,而使呆帳費用增加,第一季獲利也因而分別減少2.7億元、1.7億元、1.2億元。
▪自營業有報401、轉薪資...貸款仍受阻!行家:政府講原則、銀行看風控
▪租屋禁養寵物為何「只擋貓狗」?過來人提4困擾:一進房就聞到
▪新青安上路快2年金額破9千億!專家「有需求趁浪尖快去」:之後更難說
▪首購買預售...貸款成數卻不夠!專家建議「認賠止損」:別拿現在賭未來
▪新竹、台中、高雄屋主都鬆動了 開價打8折成交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