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中華信評估2025壽險利差益波動加劇 獲利低於亞太平均

中華信評今日舉辦「2025年台灣金融業信用焦點」會議,中華信評表示,國內壽險業獲利能力高度依賴利差益,但隨著避險成本仍高、資本市場波動持續,保險業實現資本利得的機會受限,2025年利差益表現恐持續波動;過去疫情趨緩雖帶動死差益小幅回升,但醫療險理賠率上升,死差益對盈餘的貢獻占比正逐年下降。
中華信評指出,壽險公司的營業利益可分為利差益、死差益、費差益與其他差益。其中,利差益為影響盈餘的關鍵,不過同時也是波動度最高的項目。在資本市場持續震盪、避險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可實現的資本利得機會相對有限,壽險業的利差益波動性短期內恐難改善。
死差益在疫情告一段落後,2024年可望小幅反彈,但由於疾病風險核保利益惡化,加上醫療險損失率攀升,死差益的成長速度已低於整體負債增加的幅度,對盈餘的貢獻正逐漸減弱。中華信評表示,不論商品類型,設有理賠上限的健康保單損失經驗相對較佳,顯示優化商品設計可在中長期改善整體風險結構。
費差益方面,中華信評認為,其對壽險業整體營業利益的貢獻本就相對較小,並易受監理政策與總體經濟影響。隨著業者推廣長繳型商品,初年度費用壓力上升,預期2024至2025年費差益也將呈現略為下滑的趨勢。
整體而言,中華信評預期,台灣壽險公司未來1至2年的營運獲利仍將高度受到資本市場波動影響,與亞太區同業相較,獲利能力仍低於區域平均,且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顯示整體體質仍需調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