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BA/勇士悲報!季後賽G2巴特勒重摔在地退場無法回來

因應關稅戰…政院擬通過特別條例上看4100億 涵蓋挹注台電及健保

快訊/ChatGPT全球無預警當機進不去!上班族哀號:問問題沒反應

旅平險網投 金管會大鬆綁!父母也能幫全家保了

金管會宣布鬆綁網路投保旅平險限制。海外旅遊示意圖。圖/ingimage
金管會宣布鬆綁網路投保旅平險限制。海外旅遊示意圖。圖/ingimage

金管會15日宣布鬆綁網路投保旅平險限制,即日起,民眾可幫自己的父母、子女等線上投保旅平險、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醫療險、旅遊不便險和旅綜險等4大險種,換言之,家人間可互保,大舉提升家庭旅遊投保便利性。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首季保險業網路投保235.22萬件中,旅平險就占了99.06萬件、約有逾四成銷售量,顯示民眾已習慣線上投保旅平險。

惟目前旅平險網路投保受限「要保人(付保費者)=被保險人」,若要非本人投保,父母只能幫七歲(不含)以下未成年子女,或是被保險人得採用自然人憑證做「意思表示」。

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坦言,依《保險法》105條規定,要保人要替第三人投保,需經過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因此除了七歲以下,可由要保人代替為「意思表示」(即同意)外,若要線上投保,這個第三人就得用自然人憑證。

但很多長輩或7(含)~18歲並沒有申請自然人憑證,也可能不會使用網路,使家庭旅遊時,民眾想幫自己長輩、或小孩投保總「卡卡」。

為提升家庭旅遊投保便利性,解決民眾替家人投保旅平險的「痛點」,金管會修正「保險業辦理電子商務應注意事項」最大亮點是,即日起允許民眾線上可幫家人投保旅平險。而所謂「家人」限與要保人有保險利益關係者。

該注意事項有三大重點,一、家長替7(含)~18歲未成年子女投保時,未成年子女需簽屬投保意願書,並連同身分證件上傳到保險公司官網,完成投保。

二、家長替18歲以上子女,或家中長輩投保時,可採用生物辨識(Face ID)行動身分識別(Mobile ID)、金融行動身分識別(金融Fast-ID)確認身分及意思表示,但不能用OTP一次性密碼。

三、准家人互保的險種有四類,壽險的旅平險、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醫療險,產險的旅行不便險和旅綜險。

若是首次線上買旅平險,最高保額是1200萬元,既有保戶保額最高可拉到1500萬元;若是旅平險附加實支實付醫療險以保額10%為限,如1200萬元保額最多實支實付醫療險保額是120萬元。

據了解,日前中信產險向保險局申請「民眾線上幫家人投保旅平險」試辦案,也因金管會全面鬆綁,該試辦案將撤回。

至於旅平險附加海外急難救助,並未在這次放行範圍內,陳清源解釋,因有些公司對海外急難救助是採取額外提供的服務,因此並未放行。

保險 實支實付 旅平險

延伸閱讀

少子化兒虐率不降反升 衛福部免費到府育兒指導防憾

113年哪些產業海外最賺? 金管會公布最新名單

拿父母當擋箭牌?男友提分手荒謬理由曝光 她失眠怒轟:幼稚

不給孝親費算棄養?律師解釋法律真相 網友意見兩極掀熱議

相關新聞

考量川普關稅仍在未定之天 金管會限空令繼續再延一周

美國總統川普4月公布對等關稅計畫,攪得全球股市天翻地覆,雖然台股最近兩周逐步走穩,但考量美國關稅政策、以及與各國談判結果...

獨/華南金世代交替 民股副董林明成交棒長子林知延出任金控副董

華南金控展開世代交替。據了解,已擔任華南金副董事長快20年的民股大股東林明成,此次改選之後,將不再續任華南金董事,交棒給...

美債、美元崩跌早有預謀? 專家掀川普底牌:打一場貨幣大戰

美國關稅戰持續延燒,全球市場陷入動盪,美股、美元與美債同步承壓,反觀長期被視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則水漲船高。對此,《商業周刊》總主筆呂國禎直言,川普真正目的是「打一場貨幣大戰」,藉由打壓美元與美債價值,進一步重塑美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霸權地位。

獨/替代方案無共識 安泰銀談合併凱基金控劃休止符

安泰銀行(2849)嫁入金控豪門命運多舛,據透露,安泰銀行與凱基金控(2883)雙方洽談合併,在安泰銀土、洋大股東對併購...

金控股東去年減13萬人 終結連四增

集保中心統計,14家金控股2024年底總股東人數降到657.7萬人,一年大減13.2萬人,終結連四年成長,存股族更迅速調...

善用利變險 迎樂退人生

隨著全民理財意識提升,國人對於退休金的需求持續攀升,近六成國人已將「退休金準備」列為財務重點目標,如何提早準備退休後的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