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或歧視?台灣投資法規撕掉年齡標籤

金管會開放70歲以上投資期貨、海外股票等。示意圖/AI生成
金管會開放70歲以上投資期貨、海外股票等。示意圖/AI生成

台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銀髮投資趨勢逐年攀升,金管會持續鬆綁高齡投資限制,包括開放70歲以上投資期貨、海外股票等。專家學者樂見法規「撕掉年齡標籤」,但也提醒兼顧踩油門與踩煞車的節奏,在開放與風控之間取得平衡。

根據國發會發布的「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4年至2070年)」,台灣在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預估2039年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占比,將超過30%;高齡投資法規的保護與鬆綁,成為各界關注的重要議題。

針對高齡投資戶的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除了證券期貨業公會分別制定相關自律規則,金管會也針對金融業對待高齡族群的作為,納入公平待客評核;尤其券商向高齡者提供金融服務時,必須完成KYC(認識客戶)和KYP(認識商品),對投資者進行適合度分析。

金管會說明,除了年齡等個人基本資料外,還會詢問包括財務背景、資金來源、風險偏好、投資經驗及需求等問項,透過問卷評估,歸納出客戶的風險屬性,藉此選擇適合客戶風險承受程度的商品,以避免購買風險過高或不符合客戶風險屬性的金融商品。

金管會3大鬆綁 70歲以上可買期貨、海外股票

因應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金管會近年陸續鬆綁高齡族群投資限制,朝「撕去年齡標籤」的方向發展。其中包含開放70歲以上客戶可從事期貨交易、刪除信託業不得推介70歲以上的高齡限制,以及券商受託買賣外國有價證券的推介對象為非專業投資人時,刪除年齡為70歲以下的限制。

換言之,70歲以上的銀髮族也能開戶玩期貨、投資更多信託商品和海外股票等。金管會官員坦言,過去有些金融商品的推介,是採用「年齡」做為交易區分;但是很多人並沒有因年齡而身心衰退,因此排除以年齡做為區分,改成回歸由各業者做好客戶KYC與KYP。

高齡投資限制學者樂見鬆綁 呼籲煞車與油門並進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暨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副教授林盟翔告訴中央社記者,年齡不應讓投資的多樣性受限,他樂見主管機關有序、有步驟的逐步鬆綁法規,讓市場發展與監理併行;不過,當市場開放高齡銀髮投資後,若投資爭議漸多或詐騙件數變高,主管機關應該思考踩煞車、再修法強化監理。

林盟翔形容,主管機關放寬高齡族群的投資年齡限制,就像是開車一樣,「開車不可能一整天都踩油門,而是煞車與油門並進,當急踩煞車則是因為有緊急重大事件,平常主管機關也會輕踩煞車,提出呼籲等適當措施。」

「只要開放都是對的」,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十分樂見高齡投資鬆綁。他認為,很多70歲長者心智狀態都很健康,腦袋也清楚,市場既然公開透明、保護警語也清楚標示,就該針對個人專業與財務狀況評估,而非凸顯年齡歧視,「開放是讓他們有更多工具理財」。

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祕書長吳當傑認為,「保護的美意可能造成限制,甚至歧視的負面效果」。台灣將成為超高齡社會,高齡投資人口增加,更重要的是回歸各金融業在面對高齡客戶時,落實KYC及KYP的重要性,一方面避免金融剝削情事,一方面給生理與認知能力均無障礙的高齡金融消費者合適的自由度。

他建議,主管機關可進一步要求業者強化高齡金融消費者KYC的細節,包括教育與金融知識水準、社群關係,例如獨居及照護狀態等;同時也可針對高齡客戶特殊行為,如鉅額資金或資產移轉、投資組合集中高風險商品、大額投資海外飆股等,建置系統自動偵測異常交易,並啟動關懷提問機制,提醒高齡客戶注意交易風險,防止受到詐騙。

對標日法德韓法規 台灣高齡投資保護走向鬆綁

同樣是保護高齡金融消費者,觀察其他超高齡國家作法,吳當傑指出,台灣在行銷過程及商品適合度方面的管制,確實較嚴格;日本、法國、德國等在高齡客戶保護方面,皆未訂定以年齡為標準的投資商品限制,而是要求金融機構做好相對應的KYC、KYP,避免銷售不適合產品給投資人。

日本方面,當地金融廳、證券交易等監督委員會於2008年2月公布問答集時指出,僅因高齡者而對商品推銷和販賣進行統一限制是不合適的,應綜合性考慮客戶的知識、經驗、財產狀況、商品購入目的等情況。

法國並未立法明確定義「高齡」,而是將高齡者視為弱勢客戶(vulnerable ageing)的一部分,且認同單憑年齡,無法定義脆弱高齡者的概念,建議業者應針對這類客戶提高警惕、進行錄音或記錄對話、避免推銷不適合的產品。

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則強調,針對可能因年齡相關因素處於弱勢的客戶,需加強適合性評估、簡化資訊披露、加強詐騙防範。

韓國則要求銀行、證券等公司,在銷售高難度金融投資商品給高齡投資者時,除應做好KYC評估,尚需以錄音的方式記錄銷售,以及合約簽訂過程;且投資者在簽訂契約前,需有至少2個工作日的冷靜期,投資者需再次主動向金融機構確認投資意向,否則契約不會生效,投資款項將被退還。

吳當傑指出,相比上述各國,台灣在這一塊領域的管制是從嚴格走向開放,符合世界趨勢,樂見相關法規繼續鬆綁,以強化KYC、KYP為重點,在消除年齡歧視與保障高齡客戶權益的天秤兩端,達到完美平衡。

期貨交易 金管會

延伸閱讀

台股重挫寫半年新低 金管會:基本面未改變

台股太慘「金管會一早就吃麵」 他笑:撐盤很苦!網示警1關鍵

個人信貸逾百萬 銀行得查關係人好累!金管會鬆綁了

權志龍染銀髮登微博熱搜!陸網瘋讚:夢回13年前

相關新聞

考量川普關稅仍在未定之天 金管會限空令繼續再延一周

美國總統川普4月公布對等關稅計畫,攪得全球股市天翻地覆,雖然台股最近兩周逐步走穩,但考量美國關稅政策、以及與各國談判結果...

獨/華南金世代交替 民股副董林明成交棒長子林知延出任金控副董

華南金控展開世代交替。據了解,已擔任華南金副董事長快20年的民股大股東林明成,此次改選之後,將不再續任華南金董事,交棒給...

金管會宣布「同意新新併」 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

金管會今天宣布,同意台新金融控股公司(下稱台新金控)與新光金融控股公司(新光金控)以換股方式進行合併。

美債、美元崩跌早有預謀? 專家掀川普底牌:打一場貨幣大戰

美國關稅戰持續延燒,全球市場陷入動盪,美股、美元與美債同步承壓,反觀長期被視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則水漲船高。對此,《商業周刊》總主筆呂國禎直言,川普真正目的是「打一場貨幣大戰」,藉由打壓美元與美債價值,進一步重塑美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霸權地位。

獨/替代方案無共識 安泰銀談合併凱基金控劃休止符

安泰銀行(2849)嫁入金控豪門命運多舛,據透露,安泰銀行與凱基金控(2883)雙方洽談合併,在安泰銀土、洋大股東對併購...

國人減持非投等債基金 規模降至7,126億

2025年川普重返美國白宮,向各國揮舞關稅大棒,全球經濟前景添變數。在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之際,台灣投資人對高風險資產熱度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