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男照顧病妻租屋處雙亡 家屬哀慟「夫妻感情好」:為補助才離婚

台積電在美6廠若全完工 經長郭智輝鬆口:供應鏈恐外移

2025報稅系統啟動!快速登入搶先看所得稅 算出你的「省稅大禮包」

川普重返白宮 台遭列「骯髒15國」!金管會迎戰:最擔心這兩件事

金管會26日出爐的書面報告指出,一旦美國提高關稅,將得綜合評估對全球貿易環境、及國際供應鏈重組兩大影響,金管會將適時調整相關應對策略,降低潛在風險。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26日出爐的書面報告指出,一旦美國提高關稅,將得綜合評估對全球貿易環境、及國際供應鏈重組兩大影響,金管會將適時調整相關應對策略,降低潛在風險。本報資料照片

財委會將於27日邀集三大財金部會就「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及台遭列骯髒15國的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金管會26日出爐的書面報告指出,一旦美國提高關稅,將得綜合評估對全球貿易環境、及國際供應鏈重組兩大影響,金管會將適時調整相關應對策略,降低潛在風險。

金管會指出,美國川普政府提出「對等關稅」政策,對台股、上市櫃公司、國銀海外暴險、及保險業的影響及因應策略。

金管會認為台灣金融業、台股基本面良好,對相關美課徵關稅國的曝險不高,具備因應風險的韌性。

一、對台股衝擊,金管會認為短期波動難免,但中長期仍回歸企業獲利、產業競爭力的基本面,2月底國內上市櫃公司累積營收7.19兆元,年增16.33%,是歷年同期最高,顯見我國產業具有競爭力及韌性。

惟金管會也示警,一旦美國政府推動「美國優先」政策,進一步加強本土製造業保護措施,甚至提高關稅,則需綜合評估對全球貿易環境及國際供應鏈重組的影響,並適時調整相關應對策略,以降低潛在風險。

二、上市櫃公司從中美貿易戰後,已調整經營策略,採全球布局,以降低外部環境對企業營運的影響。

據調查,上市櫃公司從大陸、墨西哥及加拿大銷往美國的營收,2023年度及2024年前3季占比分別為:大陸5.04%及4.72%,墨西哥2.41%及3.8%,加拿大0.011%及0.011%。

顯示上市櫃公司已採取「產地移轉」、「供應鏈重組」、「海外布局調整」、「考量與客戶協調售價」等四大措施因應,金管會評估影響有限。

三、國銀海外曝險約19兆元,占國銀整體總資產比率僅20%,其中前三大曝險國是美國、澳洲和日本。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早上在財委會上說,美國加徵關稅會導致某些產業出口競爭力變差,會要求銀行貸款時要注意、分散風險,包括地區、產業都要分散。

金管會已要求國銀做三大措施:

(一)、 檢視其海外授信風險,要求銀行總行由專責單位負責海外分支機構整體營運管理。

(二) 、掌握授信資產品質,確實提列備抵呆帳。

(三) 、應就各海外經營環境差異,建立適當風險胃納及風險辨識機制,納入內控內稽制度落實執行,強化監督與控管。

四、川普關稅政策恐讓降息減速、美元維持強勢,對壽險業來說,則是有好有壞。若降息減速,等於讓利率維持高檔,可提升壽險新錢投資收益率,但若維持強勢美元卻可能拉升壽險業的避險成本。

金管會將定期彙總保險業國外投資情形,進行動態監理及適時採行相關措施。

台股 美國 金管會 關稅

延伸閱讀

金保法納管融資租賃 彭金隆:子法草案最快4月公告

台股受川普政策影響 彭金隆:市場具韌性、會審慎應對

銀行發穩定幣 金管會點頭 限境內發行且僅連結法幣

壽險業投資公建開大門 金管會釋三大政策紅利

相關新聞

考量川普關稅仍在未定之天 金管會限空令繼續再延一周

美國總統川普4月公布對等關稅計畫,攪得全球股市天翻地覆,雖然台股最近兩周逐步走穩,但考量美國關稅政策、以及與各國談判結果...

獨/華南金世代交替 民股副董林明成交棒長子林知延出任金控副董

華南金控展開世代交替。據了解,已擔任華南金副董事長快20年的民股大股東林明成,此次改選之後,將不再續任華南金董事,交棒給...

金管會宣布「同意新新併」 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

金管會今天宣布,同意台新金融控股公司(下稱台新金控)與新光金融控股公司(新光金控)以換股方式進行合併。

美債、美元崩跌早有預謀? 專家掀川普底牌:打一場貨幣大戰

美國關稅戰持續延燒,全球市場陷入動盪,美股、美元與美債同步承壓,反觀長期被視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則水漲船高。對此,《商業周刊》總主筆呂國禎直言,川普真正目的是「打一場貨幣大戰」,藉由打壓美元與美債價值,進一步重塑美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霸權地位。

獨/替代方案無共識 安泰銀談合併凱基金控劃休止符

安泰銀行(2849)嫁入金控豪門命運多舛,據透露,安泰銀行與凱基金控(2883)雙方洽談合併,在安泰銀土、洋大股東對併購...

國人減持非投等債基金 規模降至7,126億

2025年川普重返美國白宮,向各國揮舞關稅大棒,全球經濟前景添變數。在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之際,台灣投資人對高風險資產熱度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